編輯台的話|如果可以許願,你想要什麼樣的成功?
人生彷彿登山,有時走下坡,有時走上坡,有時風和日麗,有時摔個狗吃屎。 不論成功或挫敗,都只是途中短暫的一段路。 別把目光局限於失敗與成功──我們要開拓眼界,一邊登山,一邊享受每個當下的風景。
成功在哪裡?
前幾年,我和兩個好友去都蘭小住幾天。有一日陽光明媚,台11線燦爛耀眼,彷彿在對我們招手。於是,我們騎上租來的機車,出發了。當時我們一心想去成功鎮,好像是因為讀了一本書,很想實地探訪書中描繪的成功鎮。
我們跟著路標,乘著風暢快飛奔,過了一陣子,突然迷惘起來,成功在哪裡?怎麼還沒到?一回神才發現早到了成功鎮卻不自知。
我們找了間餐廳吃飽喝足,我望著外頭豔陽下的街景發呆,突然閃過一個念頭──人生是否也像這樣?我們跟著別人立好的「成功」路標,埋頭努力,追著前方「成功」字樣汲汲奔走,反而錯過了真正的「成功」?
可是,如果不看別人立好的「成功」路標,要怎麼走才能抵達「成功」?非得像主流價值觀強調的「功成名就」、「買房買車」、「加薪升職」、「婚姻幸福」、「孩子資優」⋯⋯才算成功嗎?
在日劇《孤僻女的一人飯》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壽司店客人:「其實,我把店收掉了。我們這群人當中只有你實現了夢想。」
壽司店老闆:「我覺得你沒必要太憂愁。」
客人:「什麼嘛!一副輕描淡寫的樣子。」
老闆:「所謂夢想,又不只是事業上的成功,可以是想打造幸福的家庭,也可以是想去的旅行,又或者是想去見重要的人……這種微不足道的夢想不也很好嗎?」
這樣才對嘛!既然有人一天工作十幾小時,汲汲營營追求事業成就,自然也有人追求「每晚準時回家和家人一起用餐」;有人喜歡規劃好人生目標,按部就班完成,也有人喜歡隨性自在,走到哪裡算哪裡……一種米養百樣人,自然也就有百種成功的樣貌。
▲11月專題「成功,不只是這樣」的主視覺(Pexels)
正好到了年底,beyond beyond每一年的年終都會作「許願清單」的專題,去年作的是「母女的許願清單」(〈編輯台的話|心想事成的祕訣──北歐神話中自有答案〉),今年就來許願「成功」吧!
除了邀請大家分享自己心中的「成功」,在每篇文章後面還附上Q&A,請大家回答三個問題:
Q:最喜歡的座右銘或格言是什麼?
Q:遇到困境或疲倦、消沉時,會怎麼做?
Q:有沒有什麼幸運物,或是有特殊意義的東西,可以帶來幸運或力量?
編輯文章時發現大家的答案格外有意思,別忘了讀到最後喔。
-
成功,不只是這樣這一回,我邀請了16個人,寫出16種成功的定義與樣貌──
〈成功的基本條件〉(文|郝明義)
郝明義先生是我的偶像,他創辦的大塊文化,出版了許多既有意思又有意義的好書,而《工作DNA》更是我初入社會時的案頭書,每當在工作中陷入迷惘,就會拿出來閱讀,那幾年彷彿是一盞明燈,為我照亮職場的路。除了閱讀他這篇文章,也非常推薦他於文末附的「延伸閱讀書單」,有助於開拓眼界。
〈專業與理想之間〉(文|呂欽文)
建築原是屬於「權貴」的事業,建築師呂欽文回首職涯,卻發現自己手邊大多是校長、NGO理事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等「含金量」低「含情量」卻高的名片。他說自己不是售屋廣告上的「大師」,也沒能坐擁陽明山別墅,但讀完這一篇文章,看著他以建築專業為社會服務的歷程,心中油然而生夾雜著敬佩的感動──若我到了六十多歲,也能如此做自己就無憾了。
〈成就與成功,如何衡量人生與一本書?〉(文|余宜芳)
這一回向有方出版社長余宜芳邀稿,是因為認識多年,素知她是個不大有企圖心的人,她更樂在其中的是生活。但因為對書的熱愛,她出版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好書。她在文章中提到:「編輯的天命就是『守住角落的人』,是橋樑,而非領航人。」更是精闢,道盡了編輯這份工作最迷人、卻也最難為的關鍵。
〈成功並不是你真正的追求〉(文|李惠貞)
主持獨角獸計畫的李惠貞,文字中總透著一股淡定與經過沉澱的智慧,在嘈雜的網路上,是一種清和明朗的聲音。我很喜歡她在文末回答的座右銘:「在所有山頂的上方是寧靜。」
〈成功不在遠方,在腳下〉(文|瞿欣怡)
小貓的文字讓人很安心,因為她從不矯飾自己面對人生的慌亂、不知所措,就跟我們每個人一樣,但她一路走來,「累積微小的成功,也積累重重的失敗」,領悟「我自己就是一切的起點與終點」。她在文末Q &A的回答想必會讓許多人很有共鳴地點頭按讚。
〈斜槓的藥師,他的成功不在他方,而在家鄉──七星藥局第三代吳至鎧〉(文|下港女子)
和《台北女子圖鑑》相反,七星藥局第三代的吳至鎧,他是去了台北當藥師之後,才又回到家鄉──他嚮往的成功不在他方,就在那個小到光靠走路就能解決日常所需的民雄。民雄雖小,他做的卻不是小事──他與爸爸一起改造家傳三代的藥局,修復民雄最後一間酒家建築,帶地方文史小旅行⋯⋯他所追求的「成功」,為我們展現了另一種生命傳承之美。
〈每天都比昨天更好一點──專訪Marc L³主廚廖偉廷(Marc)〉(文|呂立翔)
這位法餐的主廚有點特別,他跑到高雄鹽一市場擺攤,賣六道只要四百八十元的法式套餐,做菜添入法餐中少有的直火熱油梅納風味。細讀呂立翔這篇文章,才明白,原來Marc的創新源自不斷歸零的人生。從失去了一切,到「沒什麼好失去的」,Marc不只存款歸零,人生歸零,差點性命也歸零,最終才達到心態歸零的境界,進而透過法餐,跟顧客分享「自己的生命歷練,對風味的喜好,還有生活感受」。
〈練習舒服的生活──方盈蓁與古國萱〉(文|陳琡分)
每當看到人家移居花東,過著緩慢愜意的生活,總會嘆道:「好羨慕啊!」但其實舒服的生活,自在的自己,是需要經過漫長的選擇與練習的。創辦純手工布衛生棉品牌「糖,來了」的方盈蓁,與剪紙藝術家古國萱,她們便是這樣慢慢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步調。就像陳琡分所寫的:「生活是這樣一刀一剪的練習,剪去那些多餘蕪雜,最後慢慢成形的,就是自己追求著的,最舒服的想望。」有所得的背後,總是得捨去一些什麼。
〈人生就像甜甜圈,不是破個洞,只是繞個圈──「拼圖喵中途之家」創辦人陳人祥〉(文|林靈姝)
寫這篇文章的靈姝是燒賣(陳人祥)的妻子,這篇文章看似寫燒賣跳脫常軌、追求夢想的勇敢──放棄安穩高薪的工程師工作,賣掉房子、車子,全心投入流浪動物的平權議題。但其實字裡行間,你會同時讀到靈姝的勇敢。靈姝寫燒賣「有一顆如同小王子般能穿透事物真相的心靈」,她何嘗不是?與其說這篇寫的是燒賣的成功,不如說是一篇成功閃瞎人雙眼的愛情故事啊(請戴上墨鏡謹慎閱讀)。
〈別偷懶了,自己想,而且要時常去想──成功定義的反思〉(文|蘇益賢)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成功,想追求什麼夢想,那推薦你閱讀這篇文章,看蘇蘇跟你分享他經歷迷惘之後的滿足──「成功不是一種『結果』,而是一種保持彈性與時刻檢視的『過程』。持續地想、時常去想的『過程』告訴著我,我往那看似未知的『結果』又更近了一點。」
〈成功,即擁抱生命飽滿光明的生活〉(文|蘇楓雅)
京都、台北、台中、墨爾本……曾旅居各地的蘇楓雅,經歷過不同的文化洗禮,從建築跨到出版、翻譯,再跨到數位媒體、電子書、兒童身心靈教育……她會如何詮釋「成功」呢?她的座右銘尤其反映出這段人生經歷:「宇宙的安排都剛剛好,日日是好日。」
〈出版做為一種成功伸展台〉(文|廖宏霖)
最初認識宏霖,是驚豔於他的好文筆。真正好的文筆,是沒有任何炫技,以簡單的文字承載真摯的情感──宏霖的筆就是如此。這幾年,他從寫作者的身分跨到出版人,以「成功伸展台」來形容出版,思緒犀利而有意思。
〈希望先生活得比我久,我的人生最後一刻還有人陪〉(文|劉揚銘)劉揚銘只工作、不上班的生活,若按照傳統職場的定義來看不算成功,但在許多人眼裡卻是值得羨慕的「生涯不規劃」。他寫別人的「成功」,自然也不會以局限的價值觀出發,反而增添了有趣的角度──我第一次聽到有人認為成功是「希望先生活得比我久」,偏又覺得這真是再美不過的願景了。
〈IKIGAI是真實存在的──記我那一日又一日的轉大人旅程〉(文|呂新禾)
不玩手遊的年輕女孩,卻進了世界聞名的中國遊戲產業,從澳洲到上海,從北一女、台大一路往上升級,呂新禾的過關成果看似令人羨慕,背後其實歷經挫敗、自我懷疑……正如她所說,那是一日又一日的轉大人旅程,每一天都扎扎實實地面對,即便跌落谷底也要自己爬起來。
〈遠征歐洲──學生方程式的故事〉(文|伍育成)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清華大學的學生,他記述的是「清大賽車工廠」今年出國比賽的經歷。「清大賽車工廠」是一個由清大學生自行研發設計製作F1方程式賽車的社團。這個暑假,他們到歐洲參加德國和克羅埃西亞兩大國際賽事,取得優異的成績,寫下台灣現有的出賽新紀錄。德國賽冠軍的斯圖加特大學,製作賽車(電車+無人車)的經費約1億台幣,而清大只用了三百萬。但比賽不管你經費夠不夠,輸贏很簡單,一上場就揭曉。有過這樣直面輸贏的比賽經歷之後,令人好奇他們會如何詮釋「成功」。
〈關於成功,我想應是,對生活忠實的嚮往〉(文|Nykitana)
生活風格記者Nykitana,從身心安頓的角度去探討成功,從北歐到台中,她娓娓道來曾經造訪的夢想居家,那些屋主如何保持身心平衡,定義成功的方向,最終打造「讓人或坐或臥都滿足的居心地」。
除了以上邀稿文章之外,我們還精選了三本好書──
《看球說故事》(陳祖安著/有鹿出版)
這本書描寫陳祖安他們一家人如何透過運動旅行,體驗不同國家的文化與生活。正如盧建彰在推薦序所寫:「人生如逆旅,你玩得開心嗎?還是都沒玩到?人生如賽場,不動也會被三振的,你在怎樣的故事裡,低頭看看球衣上的號碼,你可以改寫故事結局。」你可以為自己的人生選擇另一種玩法。
《我僅僅只是一個胖子》(蔡培元著/大塊出版)身材苗條才是成功?胖子就是魯蛇?誰說的?這本書為我們開啟另一種觀看胖子的角度,重要的不是減肥,而是你如何看待自己,你是否自在地活著。
《剛剛好的優雅:志玲姊姊修養之道》(林志玲著/遠流出版)
若說林志玲的成功是什麼,或許正如蔡康永說的──她讓這個世界變美了。她由內散發的優雅,不僅僅展現在舞台上的光鮮亮麗,還體現在人際裡懂得進退、為人著想又不失自我的拿捏取捨。閱讀她的書,讓我們發現,原來溫柔也是一種力量,而失敗也能成為美的另一種層次。
讀完這些文章,不妨想想──
那,你呢?如果可以許願,你想要什麼樣的成功?
不論你決定追求哪一種成功,都沒有錯,重要的是,別忘了提醒自己──
人生彷彿登山,有時走下坡,有時走上坡,有時風和日麗,有時摔個狗吃屎。
不論成功或挫敗,都只是途中短暫的一段路。
別把目光局限於失敗與成功──我們要開拓眼界,一邊登山,一邊享受每個當下的風景。
祝大家體驗生命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