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2024.11
25MON
每個人只能過自己的生活, 但是看見了其他可能性後, 他的內在從此有了不同的樣貌。 ──《請問財富.無極瑤池金母親傳財富心法》
每月選題

動中有靜的高山劇場,用影像領受山岳劇本——專訪《MIT台灣誌》麥覺明導演

登山的過程中,若認識到或體驗到了什麼,甚至更為重要,認識這座山的前世今生,包含周圍的族群與歷史,都會在這條路線展現出來。

林廷璋

2021-10-17

收藏
訂閱
分享
beyond beyond

圖:麥覺明導演;攝影:桑杉學
圖:麥覺明導演;攝影:桑杉學

從小就喜歡去親近大自然,跟家人到戶外露營、爬山。麥導說,在他們的年代,可以接觸到的娛樂活動比較少,就讀實踐大學時,參加校內最大,光一屆就有上幾百人的「綠野登山社」,目的其實簡單,就是喜歡認識朋友,跟大家玩在一起的那種愉快氣氛。課餘時間就到社團,偶爾會翻開歌本、彈彈吉他,唱一些當時的校園名歌。而假日就是參加社團辦的,當天來回的郊山活動,爬爬陽明山或台北郊區的山,抑或是舉辦一些營隊活動,像是初期嚮導訓練營,定位運動,溯溪和攀岩。


麥導說,在社團時學到許多有關山野的知識技能,以及野外求生的方法,甚至是垂降、攀岩和溯溪等結合繩索的技術,從登山前的一、兩個月開始,在學校的培英公園訓練,假日還會有背重裝的負重訓練。這些在登山社所接觸到的,不只是關於登山的安全知識,從心肺功能、負重到腳力鍛鍊,甚至是體能,連現在在推動的,生態旅遊的觀念也很重視,如今回看人生,甚至後來到國外爬山或遠征,也都是當年在社團時,奠定下來的基礎。

圖:麥覺明導演;攝影:桑杉學

圖:麥覺明導演;攝影:桑杉學

登上人生中第一座百岳,成為開啟他日後的鑰匙

從對戶外裝備的認識,到登山的技術,甚至對登山產生興趣,進而從事拍攝山岳的工作,都與學生時期,擔任登山社社長的經歷很有關係。麥導說,辦活動其實跟做節目很類似,從前置的企劃到招生,總籌的過程就跟出外景一樣,不只食衣住行,包含人員、交通都要事先聯絡好,從籌劃登山活動,到率領攝影團隊上山,雖然身為導演,仍要在登山途中照顧好大家的安全,包含拍攝及事後的檢討。


回憶自己爬的第一座高山,麥導說,至今仍印象深刻。就跟目前大多數人,第一次親近高山的經驗類似,沿著公路走,開車就能到達的高山——合歡山,唯一不同的是,那時候得靠步行,當時的道路都還是石子路,交通也不如現在方便。那是學生時期第一次參加高山活動,第一次穿登山鞋、背重裝,身體非常不習慣那個重量。「當年稱新生叫『小骨頭』,身上不只要背帳篷和睡袋,還有鍋碗瓢盆等裝備,加起來至少超過二十幾公斤。」


雖然平時有在鍛鍊,但在那之前,從來沒有背重裝登山的經驗。從大禹嶺步行到松雪樓,大約九公里的路程,再到滑雪山莊,然後在高海拔上露營。麥導說,第一座登上的百岳就是「合歡東峰」,他還記得是在元旦假期,當時天氣非常好,很幸運地看見台灣壯闊的高山景觀,像是日出、夕陽美景。自從那次經驗,第一次看見了山的遼闊與壯麗,而「合歡東峰」便成為啟蒙他的那座山,亦是開啟他日後喜歡爬台灣高山的那把鑰匙。


在那次登山路程中,還有另一個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經過「克難關」時,遇到非常強勁,彷彿像是噴射氣流般,從四面八方吹來的大風。麥導說,那裡是當時為了修中橫公路的其中一條補給線,另外一條則是所謂的「宜蘭支線」。後來因為做節目,專訪闢路的工程師,說當時為了要修中橫公路,開卡車經過「克難關」時,遇到強力的風阻,車子幾乎過不去,這令他回想起自己的那次經驗,更明白此關之所被命名「克難」之意。而現在,因氣候環境都有改變,之後雖也登過合歡山不下二十次,卻再也沒有遇過記憶中,那股強勁的大風。

圖:麥覺明導演;攝影:桑杉學
圖:麥覺明導演;攝影:桑杉學

宛如夢幻森林般的雪景,山岳四季之美無以言喻

「每座山有它自己的特色,像玉山或南湖大山的上、下圈谷,還有自古是泰雅族和賽夏族聖山的『大霸尖山』,而每座山給人的感受也不同。」除了合歡山以外,麥導說,百岳入門還可以嘗試「雪山」,而他會推薦雪山,不只是因為它的視野景觀,又有百岳可爬、山屋可住——其實是它迷人的自然生態。就海拔兩千多公尺的河階地來說,武陵農場算是非常平坦的,那裡是夏天的避暑勝地,也是孕育我們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的地方。有時不一定要登山,光是登山口那一帶,就很值得大家去走走。


開始上雪山,其路線變化很大,視野大概就從哭坡開始展開,再到東峰,就變得更加開闊,甚至能看得見中央山脈,南湖中央尖。夏天時去爬雪山,適逢杜鵑花季,東峰之後在步道兩旁,有非常多的玉山杜鵑,像是一束巨大的杜鵑捧花一樣。到了三六九山莊可以住宿,從山莊就可看到雲海、日出,武陵四秀和品田山,從三六九山莊再往上,就真正進入到雪山的精華。


麥導說,以前走那段之字型的坡,他們稱作「白木林」——台灣的冷杉早期因發生火災而餘下的枯樹,經風吹日曬後顏色被洗白,日子久了就慢慢傾倒,景觀也變得不是那麼明顯。從白木林傾倒之後,那裡的生態開始出現一些變化,是另一個值得去觀賞的景觀,每年大約是在十一月份左右,雪山上的巒大花楸,入秋後葉子的顏色開始轉紅,是觀賞變色葉植物最好的地方。

圖:麥覺明導演;攝影:桑杉學

圖:麥覺明導演;攝影:桑杉學


從之字坡上去,麥導形容:「就像是聖誕老公公會出現的場景,那裡有一片非常漂亮的台灣冷杉純林,樹木是高又直,台灣畢竟是亞熱帶國家,看到屬於那種溫帶、寒帶的原始森林,拍攝起來就很壯觀;冬天因下雪而積雪,看上去就有北國風情,穿梭其中,景色變化很大,甚至還能看見大甲溪的源頭:七家灣溪的溪水,從涓涓細流最後彙集成為大甲溪,再入到德積水庫,之後從高美濕地出海。」從冬日的冰柱能追溯到溪流的源頭,那片黑森林顯得特別的夢幻,走出森林便能看見台灣最大的「高山劇場」。


雪山,是一個圓弧型的窪地,台灣最大的一號冰斗,也是冰河的源頭,麥導說,能在亞熱帶的地區,看到如此的冰河地形,是非常珍貴的。上到主峰之後,看到的是三百六十度的壯闊景觀,包括聖稜線,北稜角的二號冰斗,及台灣最高的湖泊「翠池」,又稱扁柏神殿,那邊是台灣最大片的扁柏森林,充滿仙氣的一個地方,每棵樹都超過百年、千年以上,彷彿一尊尊神仙。麥導說,其實一直以來拍了好多次雪山,有時遇到白牆或下雨,未來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整理,剪輯出一支以「雪山」為題的紀錄片,跟大家分享它的四季和特殊的生態。

圖:麥覺明導演;攝影:桑杉學
圖:麥覺明導演;攝影:桑杉學

順應自然採集生態,鏡頭之外的景致是人


山岳的拍攝,不同於電影劇情片,或其他類型的影像節目,拍攝大自然時,雖然也會有我們自己主觀的想法。麥導說,實際上有一半以上的腳本,其實是大自然寫好的,那一半是我們人類所無法控制的,包含那些自然的景緻。戶外的拍攝,最辛苦的是要爬山、淋雨,忍受寒冷氣候的考驗,跟身體的勞累,但這也是最幸福的地方。「環境是老天爺幫你形塑出來的,大自然已先把攝影棚搭起來,我們只是透過鏡頭和文字,再去做詮釋。」


每一次去爬山都會有不同的主軸或題材,可能是生態層面的議題,譬如介紹台灣的高山花卉,玉山圓柏、雪山黑森林,還有與其相關的「人」的故事,像是做研究的學者教授,有些上山是長期在做生態的研究,要去測量樹的胸圍,或是用自動照相機去紀錄動物,也有研究昆蟲的;或是巡山員以及高山志工,他們上山服勤時,是如何去清垃圾、做保育巡查,與山互動,這些都是我們會去採集的題材。


有時會為了季節性的景觀而去,有時會是因為特定的主題或故事,這些都會影響該如何規劃,麥導說:「隨機應變,看天的臉色。」天氣影響不好,可能會影響到拍攝意願,拍攝難度也會提高,整個登山的過程,包含心情也會受到影響。會因為氣候、地形的變化,改變原本拍攝的計畫或腳本,也因為突然額外添加的東西,重新去檢視要拍攝的東西,像是加入一些調味料,而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或驚喜。


「純粹登山的話,心情上也會比較放鬆,若因為拍攝工作而要上山,那是有任務的。你必須隨時在思考,觀察四周或人員的狀況。帶了一群人上山,要能圓滿完成並且平安下山,這兩者之間的思維是很不同的。」麥導說,他常常會在行程與美景之間掙扎,當下有些美景可能錯過就不在,但拍攝有一定的時程安排,而必須要有所取捨。

圖:麥覺明導演;攝影:桑杉學

圖:麥覺明導演;攝影:桑杉學

從宏觀到微觀,一花一世界

登山的天數和路線都很長,行走間總會有放空、脫離的時候,那時會進入另一個思維。走路雖然是一種動態,但內心卻是平靜的,因而能抽離去思考一些關於人生的習題,麥導說,平時比較注重在觀察周遭的環境,特別是景觀與氣候的變化。「當你不停的走,會進入到一種動態時的寧靜,那時可能會思考到某些比較個人、內在的事情。」


入山,觀察會變得比較敏銳。麥導說,在拍攝時會注意到的是景緻,那是一個宏觀的視野,山脈、森林是會直接映入眼裡,但同時也會收攝回來,看一些微觀的世界。那可能是森林底層的蕨類,樹的旁邊長出的漂亮真菌,可能是在樹皮上看到昆蟲,樹上有鳥類飛過,那些會是讓視野放大和縮小;有時是一顆石頭上的苔蘚、樹幹上的附生植物,蕨類或是蘭花,而此時,視線又會因此而聚焦。


其他感官,例如聽覺,聽到風吹過松樹,針葉摩擦的「松濤」聲音,或是涓涓的溪流聲、山羌的叫聲,會因為來自大自然的聲音而停下腳步,拿起指向性麥克風去收音。不只是拍攝影像,聲音也會被收攝下來,有時只是小小的一株菌類,透過特寫的鏡頭被放大,在畫面上因此變得更加有張力——一花一世界——這些都會讓你的感官更敏銳地,集中精神去感受環境的變化。


若以登山界前輩們,對台灣百岳的山形、山勢所做的,像是「十峻」、「五嶽」、「三尖」等分類來形容他自己,麥導說,應該比較接近山體寬闊的「十崇」,個性平易近人、沉穩平實,並非陡峭的尖山,而是擁有如大山的氣質,給人安全感與信任感,能包容蟲林鳥獸,森林草原等各種自然生態,而他對山的看法,從年輕轉入到中年後,也有了變化。

圖:麥覺明導演;攝影:桑杉學

圖:麥覺明導演;攝影:桑杉學

年輕時,對山的體悟也還沒那麼深,然而慢慢藉由工作,更深入認識山,了解山的歷史、內涵或獨特地形,心境也跟著轉變。麥導說,完成登頂當然很重要,只要在安全許可之下,想要完成登頂的心情和探險精神還在,但登山的過程中,若認識或體驗到了什麼,甚至更為重要,認識這座山的前世今生,包含周圍的族群與歷史,都會在這條路線展現出來——我們只是透過鏡頭,將這些故事紀錄並呈現出來。


拍攝山岳影像將近二十年,對這份工作依舊充滿著熱情,麥導說,他想留下更多珍貴的影像紀錄,自己因山而受益許多,每次去拍攝後,它會讓你成長。因為聽到很多人與山的故事,吸收了這些,再轉化成自己的養分,這些回饋也成為他的任務與責任——因為有人,才有故事,而山所擁有的內涵是那麼豐富、壯闊,他願繼續透過影像,把那些蘊含在山裡的精神演繹出來。

收藏
訂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