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愛不釋手的咖啡因——背後隱藏的歷史與發展故事
古老的傳說指出,早期服用咖啡豆的人發現這種豆子的效用非常強大,因此認為咖啡豆具有神聖的力量。
▲攝影:Burst/Pexels
咖啡因簡史
人類使用咖啡因的歷史相當悠久且千頭萬緒,要簡述咖啡因的歷史相當困難。今天,咖啡因廣泛見於各種汽水、「能量飲料」、止痛藥及各種藥物中,但在歷史上,咖啡、茶、巧克力等,都是人們常用的含咖啡因產品。茶的起源可追溯到第四世紀的中國,當時人們認為茶有顯著的藥性。在1500年代,茶的醫藥用途也增強了歐洲人對茶葉的興趣,但不久後,茶的興奮作用也受到重視。古老的傳說也指出,早期服用咖啡豆的人發現這種豆子的效用非常強大,因此認為咖啡豆具有神聖的力量。這些傳說也顯示,服用者一開始就注意到咖啡豆的興奮作用,並為此而服用。有個常見的故事如下:有個牧羊人發現羊兒嚼了咖啡豆後變得興奮,因而跟著嚼了起來,不久,其他人也養成嚼咖啡豆的習慣,以便在獨自長時間工作時維持精力及集中精神。
咖啡種植最早始於第六世紀的葉門,然而,當時許多宗教領袖對咖啡所知不多,還大力主張咖啡將引發個人(及政治上)的變節背叛。另一方面,咖啡能夠消除疲勞、增強身體耐力,這一點不僅深受喜愛,也在某些人當中贏得能激發思考與智慧對談的美譽。
▲攝影:Lood Goosen/Pexels
到了1600年代,貿易商將咖啡引進歐洲,「咖啡館」(coffeehouses)數量迅速擴增,而這些咖啡館的特點之一便是充滿智慧的對談。但這些談話內容不全然被視為政治正確,在英國,咖啡館就不合法。這項禁令為期不長,之後咖啡館及喝咖啡的風氣更加盛行。事實上,在人們心目中,咖啡館儼然成為向當紅的學術及政治人物學習的場所。同樣的,咖啡館所營造的環境,也醞釀出企業經營及商業的創造性思維。舉例而言,保險鉅子倫敦勞埃德保險公司(Lloyd's of London)就肇始於1700年代一家咖啡館中。
咖啡與美國也頗有淵源,雖然有很長一段時間,英國的殖民地都以茶為咖啡因飲料的首選。1765年的英國印花稅法及1767年的貿易歲入法(Trade Revenue Act)都規定對進口至殖民地的茶葉徵收高額稅金。這當然引起了反叛的浪潮,其中,波士頓茶黨是最有力的反抗象徵,並因而引發了美國獨立戰爭。因為抗議徵收茶稅,咖啡從此成為美國人首選的咖啡因飲料。到了1940年代,美國的咖啡消費量達到最高峰,每人每年大約消費9公斤。雖然到了1990年代初期,平均消費量已下降到每人每年4.5公斤,但這不代表美國人的咖啡因消耗量減半,因為儘管咖啡的消費量減少,含咖啡因的軟性飲料消費量卻快速增加。不過,近年來咖啡又捲土重來,從1980年代開始,精品咖啡店及咖啡館如雨後春筍遍布美國西岸,並蔓延全國。如今美國人所消費的咖啡種類及咖啡類飲品的類型之多,都遠勝過去。據估計,超過50%的美國人有每天喝咖啡的習慣,每人每天可能喝到三到四杯的咖啡。
▲攝影:Jonathan Borba/Pexels
最後,要談咖啡因的歷史,就不能不提另一種含咖啡因的飲料,即巧克力。巧克力其實比咖啡或茶都早引進歐洲,但當時引進的主要是一種濃稠預製品(把可可核加工、研磨而得),並沒有立即風行。1800年代,荷蘭人研發了一種加工方法,去除此種粗製品中的多數脂肪,得到較為精緻的巧克力粉。而後,有人把取出的脂肪與糖及巧克力粉混和,於是巧克力棒在1840年代問世。隨著製作技術在歐洲越來越普及,巧克力的使用也越加廣泛。每28公克的黑巧克力約含有20毫克的咖啡因,也就是說,一條115公克重的巧克力棒約有80毫克的咖啡因,與一杯滴濾壺煮出的咖啡差不多。
——摘自大家出版,《藥物讓人上癮:酒精、咖啡因、尼古丁、鎮靜劑與毒品如何改變我們的大腦與行為(全新增修版)》部分內文
作者|威爾基.威爾遜、辛西雅.庫恩、史考特.舒瓦茲維德、雷.海瑟.威爾遜、傑瑞米.福斯特
看更多咖啡因的相關故事|http://go.beyond2.to/3ssv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