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2024.11
22FRI
每個人只能過自己的生活, 但是看見了其他可能性後, 他的內在從此有了不同的樣貌。 ──《請問財富.無極瑤池金母親傳財富心法》
每月選題

每個南投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碗南投意麵

每個南投人心中都有一碗喜歡的南投意麵,對我來說,是各家那鍋獨門肉燥,麵攤的景致,與南投意麵,一同組成了家鄉的印記。

呂立翔

2022-03-21

收藏
訂閱
分享
beyond beyond

▲幼滑窄潤的麵體(攝影/呂立翔)

 

到目前為止,我定居時間最長的兩個城市,分別是南投,和嘉義。

 

南投是我的家鄉,高中畢業以前我都在南投生活。嘉義是我成年之後居住最久的地方,橫跨了讀書與就業階段。

 

提到嘉義小吃,都會想到百家爭鳴的雞肉飯。問起嘉義人哪家雞肉飯好吃,總會得到這樣的結論──每個嘉義人都有一碗自己喜歡的雞肉飯。

 

到了嘉義,遍及街頭巷尾,從早到晚都可吃到的雞肉飯,讓我有很強烈的既視感,南投意麵不也是如此。

 

小學時的早餐──巷口的意麵

 

小學時巷口就有一麵攤,清早賣到過午。

 

爸爸偶在清晨提著一個鐵製保溫提鍋,走到巷口麵攤裝一碗湯麵回來給我當早餐。

 

我還記得,掀開鍋蓋,熱氣化作白煙騰然竄出。大骨熬成的湯底,與澆下的一匙肉燥,讓清湯上頭浮了一層豬脂,飄著些許豆芽與蔥花,還載浮少許肥肉燥。

 

坦白說那時,我是不大愛吃的,油湯在一早實在很難開胃。多是撈一兩匙湯喝了就算。

 

倒是輪值糾察隊路口站崗時,需要更早出門,我會先步行到麵店吃一碗乾意麵。

 

乾意麵我就喜歡了,沒有油兮兮的湯水,大量的肉燥醬汁沾附上「白幼幼」的麵條,桌上那瓶玻璃罐辣椒醬,淋滿麵體表面,拌得整碗紅通通的,唏哩呼嚕地吸麵條入口好開胃。

 



▲各家肉燥各自精采(攝影/呂立翔)

 

「南投意麵」不等同「意麵」

 

離開南投之前,沒意識到南投意麵是一種獨特的存在。

 

後來到外地求學工作,吃食見識廣了,才察覺到「南投意麵」不等同「意麵」。

 

如鍋燒意麵中常用炸過的雞蛋麵,麵體較圓粗,口感較鬆軟,飽吸湯汁。如在台南吃到的鹽水意麵,麵體較為寬扁,吃起來口感較韌有彈性。

 

外地的意麵吃過一輪,回頭才仔細端倪家鄉的南投意麵。

 

麵體較鹽水意麵窄版,雖同為扁麵,卻不似鹽水意麵如此扁身。口感上與鹽水意麵的Q韌相比,較為滑溜「幼嫩」。

 

也是如此窄版帶些圓潤微扁的雅致麵身,讓吸簌南投意麵入口時,唇形也不自覺配合微嘟,更細膩地感受那「幼滑」的麵條口感。

 

對,「幼滑」。

 

關於南投意麵由來的幾種說法,我比較傾向的版本,是當年省政府進駐南投中興新村,福州人將做意麵的技術帶進南投,教給了一家當地麵店老闆。相較於陽春麵的麵體,此款意麵更薄更窄,因此口語稱做「幼麵」,有「細」的意思,加上福州腔的口音,大家口耳相傳時就成了「意麵」。

 

相較他處意麵,製麵時拌入雞蛋或鴨蛋。南投意麵囿於當時地方經濟條件,物資有限,因此以鹼水替代蛋,意外地做出「幼滑」又帶著Q勁的口感與特有氣味。

 

南投意麵店的靈魂──肉燥

 

南投市民族路上的「源振發製麵廠」相傳是定居當地百年以上的製麵世家,從日據明治年間就世代製麵,到了福州人將意麵帶入南投,方始製作南投意麵。

 

偶而離鄉回到工作崗位前,會到這來買生麵團,帶回居住地冷凍,可一解思鄉之情。他們也賣自家肉燥,成套買回去,連燉肉燥都省了。


▲自己買了麵條回家煮碗南投意麵(攝影/呂立翔)

沒錯,肉燥,那是各家南投意麵店的靈魂。

 

南投意麵無論吃乾吃湯,都會淋上一匙肉燥。以瘦肉居多,且切得較為細雅,以搭佐雅致「幼滑」的麵身。當然,就如同嘉義雞肉飯,各家有自個兒的巧妙。肥瘦比例、肉燥粗細、鹹淡調味,就是各家在南投意麵上頭揮灑的舞台。




▲滷油豆腐吸飽滷汁尤其精采(攝影/呂立翔)

 

每個人有自己喜歡的意麵「一組」

 

整體來說,南投意麵的核心概念或可說為「幼秀」,連盛裝的容器與份量也是。多數店家會用小一號的瓷碗盛裝,我常去的幾間,份量也多為單吃一碗意猶未盡的雅致份量。因此,各店家還會提供不同的餐點供點食搭配。

 

其中以肉燥飯、肉羹湯、餛飩湯、空心菜湯、滷蛋、滷油豆腐、滷貢丸,最為常見。

 

肉燥飯不用說,上頭澆淋的是各家的靈魂肉燥。需要澱粉炸彈般的飽足時,會點一碗意麵跟一碗肉燥飯,我們常叫這樣為「一組」。

 

肉羹湯走的是濃稠帶些醬色的路線,畫龍點睛的是清甜筍絲,到外地吃了放白菜或白蘿蔔的肉羹反而吃不慣。我喜歡位於南投市場騎樓下「友德意麵」的肉羹,用的是豬後腿肉,肉質Q彈有嚼感。


▲友德意麵的肉羹湯(攝影/呂立翔)

 

每個人有自己喜歡的意麵「一組」,我的「一組」通常是小碗乾意麵、滷蛋、滷油豆腐(我們又叫豆乾炸)、一碗肉羹湯。

 

滷蛋和滷油豆腐跟各店肉燥鍋同滷,上桌前還會再淋上一匙肉燥跟蔥花、蒜泥。滷蛋通常不是滷到Q彈那種,多數時候偏向軟嫩。滷油豆腐尤其精采,一口咬下,飽滿的滷汁灌滿整口。更有趣的是,這些滷蛋、魯丸也可入湯,成了滷蛋湯、魯丸湯。

 

我通常這樣吃意麵。一碗上來先攪它一攪,讓蔥花、肉燥都勻了,讓麵條都吸附上醬汁,先吸簌一兩口原味。接下來淋上辣椒醬,通常不辣,提味居多,也是筷起筷落拌勻,讓麵體紅通通了,再吸簌上一兩口。接著倒入桌上的陳醋,再拌它一拌,最後一兩口麵吸簌入口。一麵三吃,風味各自精采。

 

最後一定要用湯匙撈乾淨碗中的肉燥與蔥花,一絲精華都不捨浪費。

 

南投意麵店,私房推薦店家

 

滿街南投意麵店,倒無特別偏好哪家風味就從一而終,常以跑店方式輪流吃。

 

彰南路上圓環旁的「葉家」,在南投市有三間,我獨愛這間。旁邊就是三角公園,一早可以看到許多老人在公園內下棋、打太極、跳土風舞。坐在騎樓吃意麵,看著對面人聲鼎沸、盎然綠意的公園,特別寫意。有人認為葉家的服務態度較為嚴肅,對我來說不覺得是問題。葉家隔壁幾間店面的李記小籠包,吃完意麵還有肚子,我總會忍不住買一籠外帶。

 

民權街上的「明天來吃不用錢」,現為年輕一代接手,店名讓人會心一笑,因為明日復明日,每一天來看到的都是對明天的承諾。坐在騎樓下吃意麵,可以配著對面空地的綠意與全景藍天,很是舒暢。


▲「明天來吃不用錢」麵攤可看到無敵藍天(攝影/呂立翔)

 

有時候回到南投晚了,有兩間選擇。一間是民權街92巷的無名老店,在早市的巷弄內,入夜後四周一片靜謐漆黑,只有那處燈火,從外看去,從內看出,都是一番風景。另一間是民族路上的「阿財意麵」,夜晚人聲鼎沸,也是南投市少數夜裡特別熱鬧的地方了。


▲早市夜裡獨亮的無名老店(攝影/呂立翔)

 

每個南投人心中都有一碗喜歡的南投意麵,對我來說,是各家那鍋獨門肉燥,麵攤的景致,與南投意麵,一同組成了家鄉的印記。

 

收藏
訂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