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養心的盤中花果
隨時準備好為自己刻意留個空檔,清掉一些無形累積的壓力,清掉心裡因為外界一波波資訊來襲而交錯的雜音。如此,細胞才有更多呼吸、伸展、與吸收養分的空間,從鬆綁身心開始走回健康的平衡。
▲提供/蘇楓雅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於良史《春山夜月》
有時候,不是我們不想停下來好好呵護身心,擁抱行雲流水的自由自在,而是有過多的事物覆蓋住那份天生的感應,使人忘記如何在疲憊時疏通內在的活力。現在世界因為疫情而動盪不安,站在現實面前,你問:如何有閒情逸致?然而,你我不得不承認:健康是一切實踐力的根,需要不斷投入時間與關注。處在時間貧窮的現代,習於忙碌的人最難做到亦最需要的就是:大腦放空;心思一直轉動非常耗神、耗能量。身心要回到平靜與放鬆,先允許自己在角落或小聖殿獨處一會兒,接著嘗試做這三種有趣的、安靜的「遊戲」,讓身體和心靈慢慢清出一點空間給餘裕。
花草盤中坐,靜的滋養
取一個白色盤子,光滑或粗糙,陶的、瓷的、或紙的,這就是畫布,而揮灑空間在盤子內也在盤子外。如大師畫作,其情境與意涵永遠大於畫布所承載的,以眼睛看不見、心能感應的形式延伸至四周,甚至隨你而行。
開始前,我們先散散步,接觸大自然會直接啟動內在自然元素的活躍,還能藉由曬太陽、吹吹風和深呼吸釋放每一寸的緊繃。隨興看見地上令你心動的花草、果葉,就撿拾入袋;只撿拾,今天只取大自然落下、願意割捨予我們的,不用意志去挑選強摘。
收集完後稍微整理素材,擦拭沙塵或用水沖一下,再按形狀或類別一一排列。在安靜的角落坐定,把白盤放正前方,素材放在身側或盤子上方。一個人面對空白畫布常常會有轉不停的念頭,因為想創造某種畫面;這個遊戲則顛倒,我們不創作。首先,閉上眼睛舒服坐著,用鼻子深呼吸和長吐氣六次,腦海同時專注想著盤子的白及它的光澤。接著睜開眼睛,拿起第一個心有感應的素材──不挑選,憑直覺慢慢擺在盤子上。全神聆聽自己心的聲音,如果頭腦跳出來計較「這角度比較好看、應該先擺那素材」,立刻閉上眼睛深呼吸;用觸覺感受手中的植物,讓心引領你該怎麼擺,然後睜開眼睛再試一次。
▲提供/蘇楓雅
重複這樣的遊戲,直到所有的素材用完或感到心滿意足,最後出現的「盤中花」可能會是你預想外的小驚喜!盤裡的自然剪影,是你的心親近大自然後流動出的印象,不需要解釋和賞析,就讓它把微笑掛在你心裡。
居住大城市的人可能覺得受到大環境所限,沒有拾集花草的機會,但這遊戲主要是靜養我們的「心」,無關乎花草的多寡及顏色;即使是下班路上走過行道樹,抬頭看看搖曳的葉子,儼然是走近一座森林的散策,而拾起的幾片落葉就能拿來用。另一選擇是走進花店,但只買一株花草,用意是避免這個「清心遊戲」變成頭腦的創作。取最美麗的部分插瓶後,把剩下的枝葉隨意剪開、一一排好,然後開始進行遊戲。整個過程記得放慢動作,深呼吸……。
▲提供/蘇楓雅
食的靜養
阿育吠陀認為人體和宇宙萬物均由五大元素组成:地、水、火、風、空。有一個靜心練習是利用食物進行「正念觀想與進食」,其實也可以視為身心集中吸收養分的時間。買一樣令你看了會流口水的水果,這是身體需要所發出的信號,清洗後放在白色盤子裡。在獨處的安靜角落閉上眼睛舒服坐著,用鼻子深呼吸和緩緩吐氣三次;張開眼睛,慢慢仔細來品嚐水果。
- 上下左右好好欣賞水果的模樣,同時用意念感謝天地的五大元素成就這粒果實,感謝從農場到住家幫忙把這份水果送到你手裡的每個人、每項資源。
- 一手拿水果、另一手輕輕觸摸水果的外表,想像起伏的果皮底下藏著美味的營養,顏色的淺淡含著什麼滋味。
- 聞一聞水果是否有特別的香氣,再大口地吸進身體內,想像香氣從鼻孔流入每個細胞。
- 嚐一小口,慢慢咀嚼20下,仔細感受每一滴果汁、每一小塊果肉摩擦所產生的味道,也聽一聽水果在齒間發出的聲音。吞下一口就想像自己把五大元素完整吸收了(閉上眼睛會使人更容易專注)。
如實地接受果實獻給我們的味道,讓這安靜的吃的體驗沉入身心每個角落;也許你能感應,這是一個存在滋養另一存在的過程,無比溫暖歡喜且感激。
▲提供/蘇楓雅
用凋謝的花送走煩惱
見到凋謝的花朵,你會感到一絲惆悵嗎?或許「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句古詩可以安慰你我。每天我們面對許多煩惱,也認為總有解決不完的問題一直冒出來,令人無奈、嘆氣。不過,無論什麼煩惱都要從內心決定鬆綁它、捨離它開始解決;一旦我們決心不再抓住它,它才有可能消散,為身心空出餘白和輕鬆來歡迎喜樂。
▲提供/蘇楓雅
我們可以用一朵凋謝的花來進行捨離煩惱的靜心儀式。這次把手掌當盤子,取下一片花瓣放在掌心,默念你心中的一個煩惱,然後再取一片花瓣,默念第二個煩惱,依序說完。最後,看著手掌裡的花瓣與它們道別──比如:「我決定放開你了,也請你放開我,一切都好,一切都是圓滿。」用力吹走這些花瓣,也把胸口裡的悶氣大口呼出來。讓那些煩惱成為大地的滋養,照護下一個花季。
隨時準備好為自己刻意留個空檔,清掉一些無形累積的壓力,清掉心裡因為外界一波波資訊來襲而交錯的雜音。如此,細胞才有更多呼吸、伸展、與吸收養分的空間,從鬆綁身心開始走回健康的平衡。
▲提供/蘇楓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