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子月中落,寂寂自飄香:培桂堂的百年桂樹
自然潤物無聲,庭前百年桂樹的日月照看,使林家子孫得以懂得「人閒桂花落」的自適安在,並能生發皎月般的雅逸桂香。由此日復一日生活,即得如《金剛經》所言的「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秋日過半,一場秋雨一場涼,某晚感覺適合,便點了支桂花聖木線香。香甜馥暖的秘魯聖木氣味,逐漸充盈斗室,安定了千思萬緒,也讓如水涼夜,不過分沁入夢底。至於桂香,則在若有還無之間,隱隱飄蕩,久久不去。
桂香飄渺,消解煩憂
李清照曾以「情疏跡遠只香留」表達如是神祕感受,而其緣由,即在於桂香含藏的紫羅蘭酮。關於這種迷人的芳香物質,《感官之旅》是這麼描述的:
「紫羅蘭含有紫羅蘭酮,會使我們的嗅覺短路。這種花不斷的滲出芳香,但我們卻失去了嗅聞它的能力,過一、兩分鐘,它的氣味又撲鼻而來,然後又消失,如此循環不已。⋯⋯在前一秒還爆發濃郁的氣味,下一秒卻讓鼻子保持清淨,只是為了要再度發作。」
▲桂花的氣息,總在若有還無之間,隱隱飄蕩,久久不去。(攝影|rippling)
也或許桂花香氣並非時刻絮語低喃,抑或一逕喧聲張揚,在《紅樓夢》裡,賈母才要在揪眾賞桂時,讓笛音裊裊悠悠地,從遠處隨風清揚,並且讓花香與樂聲時隱時現,進而能在那「明月清風,天空地淨之下,令人煩心頓解,萬慮齊除。」
倘若翻開溫佑君的《植物人格全書》,便知這是紫羅蘭酮所屬的倍半萜酮功效。該化合物所賦予的,是「溶解」的魔法。當人能消融人我之間的壁壘,恢復清明,並能包容萬物,不受執著之苦,向世界敞開,隨和流動的美好,便能由此展開。
自在芬芳,桂子蘭孫衍慶長
桂花給予生命的祝福,讓我想起今年開放參觀的林懷民故居「培桂堂」,便趁著中秋連假去探了探。
這座位處嘉義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宅第,是由林懷民祖父林開泰醫師,於日治時期所建。林開泰父親為晚清秀才林維朝,他為這座結合融合閩式、日式與西洋建築元素的宅邸,起了堂號,並為大廳題上對聯──「培基固本貽謀遠」、「桂子蘭孫衍慶長」。
▲培桂堂大廳,有林開泰之父林維朝所起的堂號與對聯,以及各種墨寶,呈現一書香世家的氣質。(攝影|rippling)
在隨和入世的家屋風格中,廳聯大方明白地彰顯家族著重根基實學,以求穩步行遠,並且期盼子孫能擁有蘭桂般的芬芳質地。如此祖訓,即呈現在住宅絲毫無富貴作派,而是以紅磚木石等材料原色為主,樸質無色無飾,恰如桂花隱入綠叢的低調不喧。
內斂不張揚,只求扎根深植於世,而林家依恃的土壤,是知識。從三開間的正廳,到後廊緊接兩側的廂房,不僅只有讀書間能聞書香,榻榻米間、新娘房,都能轉化成子孫閱讀中國、日本與西洋文學,乃至於醫學等各領域書籍的所在,最終成為鄉里間盛讚的博士窩,也成為林懷民創作舞作《紅樓夢》的溫床。
▲培桂堂的榻榻米間,是通鋪,是棋房,更是書房。(攝影|rippling)
自然潤物無聲,庭前百年桂樹的日月照看,使林家子孫得以懂得「人閒桂花落」的自適安在,並能生發皎月般的雅逸桂香。由此日復一日生活,即得如《金剛經》所言的「能生信心,以此為實」。信心清淨,與內外合一的平穩堅定,便能不固守貪著於濃馥桂香般的如夢繁華,而是能順隨本心,在不同專業領域開枝散葉之時,仍能如庭前桂樹一般,守持不凡姿態。
▲培桂堂庭前的桂樹,默默照看著林家百年。(攝影|rippling)
別徑忮求,終是落一地繁華
只是,並不是世上的每一株桂,都是清醒自在的。李漁於《閒情偶寄》提到桂花時,表示「其缺陷處,則在滿樹齊開,不留餘地」。如此描繪盛極之後的淒冷衰色,最令人唏噓的,莫過於《紅樓夢》了。
小說第七十五、七十六兩回,那當是最熱鬧團圓、觥籌交錯的中秋佳宴,安排在抄撿大觀園,以及聽聞江南甄家被抄家之後。在財務虧空又好撐排場,以及子孫貪樂無倫常之下,內外日漸虛空的大家族,在宴會裡飄渺無根的冷馥桂香、嗚咽笛聲中,更有將醒之悲涼。如此繁花落盡終成空的景象,更使得培桂堂那看似無爭無求、寂寂自飄香的挺立桂樹,在這虛浮世上,更為難能可貴。
無論讀萬卷書或行千里路,開闊眼界,都為在這隨世之中,得成就人格修為的昇華。倘若欲想汲取培桂堂精神,私以為,在永安市場堪堪有著地利之便:四號公園北側栽植桂花隨時可親、臺灣圖書館飽富館藏,再加上偶爾來份桂花糕、桂花拿鐵,想必誰也都能離這樣的芬芳君子精神稍稍近一些吧。
▲偶爾到四號公園附近的然咖啡,點一杯桂花拿鐵,感覺內服外用兼具了。(攝影|ripp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