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跟我想的不一樣!弓道學習者的發現(上)
弓道是修行,每一個動作都有它的理由,藉此讓身心靈與自然交融與內心對話,每個人都會散發出不一樣的氛圍。
▲臺灣弓道協會藏月道場可以學習日本弓道
我對弓道的第一印象是來自日本動漫作品《犬夜叉》,身著巫女服裝的桔梗,姿態優雅的運用手上的弓和箭,射出擁有斬妖除魔力量的破邪箭,模樣十分的帥氣。可能也因爲這樣,種下了日後對日本神社、傳統技藝著迷的種子。
弓和箭曾是戰場上的主流武器,但因為生產一把弓不是那麼容易,通常只有武士階級才有機會使用,同時藉由射中箭靶的一系列動作,產生鍛鍊身體和心智的作用,是日本代表性的武道之一。到了現代,也具有體育競技的性質。
雖說是日本的文化,但其實在台灣也有地方可以學習,比方說規模最大的臺灣弓道協會藏月道場。接下來的專欄文章,想跟讀者們分享那些我在弓道學習路上的發現和經驗。
弓具的樣貌和射手的牽絆
2018年3月24日是我成為弓道學習者的日子,第一次親眼看到弓本人時,跟所有人反應一樣:「哇賽,弓怎麼這麼長。」然後,親手拿到弓時,第二個反應是:「疑?!怎麼這麼輕!」
經講師解說才知道,原來「和弓」是全世界最長的弓,超過2公尺,而為符合練習者的身形,也有尺寸之分,分別是三寸詰(212公分,S)、並寸(221公分,M)、二寸伸(227公分,L)、四寸伸(233公分,LL)。
▲和弓是全世界最長的弓,也有長度之分
長度雖然長,不論是天然的竹弓還是現代技術的合成弓(碳纖維或玻璃纖維),重量最多只有700公克,跟一罐瓶裝水差不多,最輕的還僅有450公克左右。我們會誤以為重,很可能是把弓的強度和重量做了連結。
第一堂課最重要的事,就是知道自己的「矢束」,也就是雙臂張開,鎖骨正中心凹陷處到中指間的距離,大致上會跟身高的一半差不多。
這個數字是弓道裡的關鍵密碼,會影響到弓具的選購和行射時踏步的寬度。以我來說,矢束是74公分,我就需要使用適合80公分以下的三寸詰,並訂做84公分左右的箭。行射過程「射法八節」第一節的足踏,雙腳左右踏開時,兩大姆指間的距離也需等於矢束的74公分。
▲箭兩兩一對,有分甲乙箭,分別是逆時針旋轉和順時針旋轉
▲手套只有包覆三指,大拇指部分是堅硬的、有凹槽可勾住弦
手套是最貼近射手的必備道具,由鹿皮製成,也是配合手形挑選或訂製。
在學習前,我以為是抓住箭來拉開弓,實際上是箭的尾巴扣住弦,右手只是輕靠在箭桿上,再利用手套大拇指部分叫「弦枕」的凹槽,配合角度勾著弦,然後藉由身體的力量,引開整張弓。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發現,弓道很注重弓具和射手間的配合度。這是因為傳統弓沒有任何的輔助工具構造也單純,十分仰賴射手的技術,在行射過程中,會感覺到好像弓、箭和手套都是身體的一部分,任何細微的變化,都可能對結果產生巨大的影響。
也因此在弓道中,妥善對待弓具、盡心維護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弓具的狀態、是否使用得當,皆會列入段位審查評分的一部分。它不只是物品,而是一同奮鬥的夥伴。
「竹弓,是活的。」
聽到這句話你可能會滿頭問號???其實我也是。
▲和弓的樣貌千年來沒有多大的變化
和弓的樣貌千年來沒有多大的變化,竹弓到現在還是由製弓師一把一把純手工製造,弓師會去山上挑選合適的竹子,砍伐後經過長時間的乾燥,再將它們和木材透過一連串複雜的工藝技術塑造成一把弓的樣貌,撇除竹子乾燥的時間,整個製程至少半年起跳。
交到我們手中的弓,外表是完成品,但內在還是屬於「半成品」的狀態,要張弓放置一個月,再開始用它來行射,初始箭數不宜多,慢慢地增加,將睡眠狀態中的弓喚醒,一把弓直到穩定可能要花上一年的時間,尤其弓力越強的弓越需要循序漸進,不然可能導致破裂的悲劇。
你大可想像成跟鐵鍋要開鍋養鍋一樣,雖然麻煩,但是好的工具,就是值得我們用心的付出,讓它們變成我們想要的模樣。
▲每一把弓都是手工打造,刻寫著弓銘
也因爲是採用天然素材,弓力和狀態會隨著氣溫和使用頻率而改變,溫度高時竹子變軟,會覺得弓力好像變弱了,反之,寒冷時,弓好像變強了拉不太開。人運動久了會累,弓也一樣,需要適時的休息恢復狀態,所以才會說「竹弓是活的」。
如同其他傳統工藝,會製弓這項技術的人越來越少,因此也被日本地方政府列為傳統工藝品,每一把弓上都有貼著認證標記。為了保護產業,避免同業削價競爭,各地區的製弓協會也會對弓的價格做規範,鹿兒島的薩摩弓大概在這個定價、宮崎縣的都城弓那個價格。
▲弓道的基本配備
寫到這裡,光是談論弓具,你就會發現練弓道真的跟一般運動落差很大,它包含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歷史的淵源、對自我的了解、支持著傳統產業,以及愛物惜物的精神等等。
如同第一堂課後我在日記上寫的,弓道是修行,每一個動作都有它的理由,藉此讓身心靈與自然交融與內心對話,每個人都會散發出不一樣的氛圍,下回再接續跟讀者們分享這些更深一層的發現和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