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未央:《臺北之胃》及其眾生相
宛如《木偶奇遇記》的皮諾丘闖進「鯨魚的胃」,余白的《臺北之胃》再次從影像的「味蕾」出發,一齊帶著我們深入臺北的腸腔與腹胃,進行了一場溫馨、嚴肅而滿足的視覺探險。
▲日光燈下的面孔(出自大塊文化出版《臺北之胃》)
潛入黑夜的汪洋
余白的鏡頭彷彿一張漁網,潛入芸芸眾生的大海撈捕地底幽微發光的人形。來臺定居近二十年的他,大量捕獲了大臺北地區的日常景緻,例如我們時常路經但未必願意久留的地方:深夜的寂寥巷弄、宵夜時分的小吃攤、凌亂老舊的商店、傳統市場內的豬肉攤、鮮少造訪的蔬果、漁禽批發市場……。而這些都是余白在人們紛紛熄燈就寢、夜深人靜時,毅然背起相機前往的尋幽探微之處,他說:「我把夜扛在肩上,城市讓步了。」1
夜未央:臺北的子夜時分。
相較於白晝的赤焰,子夜的皎月溫煦多了,它照亮了夢的邊界,既不絢爛,也不刺眼。余白刻意以泯除色彩的黑白照片來表現,像是篩掉白天的熙攘與嘈雜,將景框內的影像拍成記憶裡溫暖乾淨的畫面,表現出簡潔、嚴謹的構圖,即使在龐雜混亂的大型果菜市場,余白也能善用光線的強弱營造氛圍,清楚地勾勒出拍攝的主題與人物,使得我們在凝視這些定格於時空中的剎那,彷彿也能聽到交談的聲音:人們在用餐中說話,在工作中說話,在姿勢中說話,也在等待中說話。等待顧客的小吃攤老闆,他們在無人上門時看報、打牌、吃飯、抽菸或張望;或是正以熱食、麵湯果腹的客人,一邊吃飯一邊在昏暗的燈光下滑手機。在另一張照片裡,乾洗店老闆娘的面容倒映在店裡的鏡子,展露她坦然直視「入侵者」的笑靨,也間接說明余白有卸除他人心防的魅力,以及他所秉持不為獵奇而來的攝影倫理,更可貴的是他多年來為了拍下這些常民生活,時常犧牲睡眠走入夜的另一端。
而不論如何幽深的黑夜,所幸總有燈為伴。余白作品裡的燈泡、燈管和路燈幾乎如同空氣般無所不在:燈光驅離黑暗,創造了一個臨時棲身的空間;日光燈下熱情招呼客人的麵攤老闆,兩人共存於此時此刻,在燈的見證下、在黑暗的包圍下,共度一碗麵的時間。然而暫時「安放」人們身心的一隅,不過是相遇的陌生人家的騎樓、巷口的麵攤、偶爾光顧的饅頭店、路過的檳榔攤等,甚至只是一張佈滿陳年油汙的廉價餐桌。
▲月光下的屠夫(出自大塊文化出版《臺北之胃》)
直擊城市血淋淋的內臟
不止是潛入黑夜的汪洋,余白也深入這座城市的腹胃腸腔,直擊城市血淋淋的內臟:屠夫忙碌地剁骨切肉,分解後的豬隻紛紛支離破碎地現身,成了倒掛在森冷鐵鉤上的肉排,或是堆在攤位上剛被剮下來的一堆豬耳豬鼻,仿若生命本質的隱喻。
暗夜的魚貨批發市場裏,幾個男人正將裝著漁獲的魚簍、保麗龍箱搬下車來,而余白攝影之夜的盡頭——果菜批發市場也不遑多讓,在這個場景裡,燈光慢慢滅去,晨曦射入鐵皮搭成的果菜市場,讓被黑夜浸染過的空曠處顯得更為明亮,也更加熙攘和喧囂。在這兩種批發市場裡,搬運的、盤點的、批貨的、零購的、吃便當和抽菸喝茶休息的……人人各司其職,也各取所需。販夫走卒、平民商賈,宛如在一條蠕動的輸送帶上,每個人奉獻體能、汗水、金錢和腦力,日復一日運送著維持這座城市所需的養料:食材、食物、各種交易與服務。余白以相機見證了這一切。
▲黎明之中的臉孔(出自大塊文化出版《臺北之胃》)
從影像「味蕾」出發的視覺探險
余白既非搜奇抉怪的街頭攝影家,也非為了報導或紀實而拍照,攝影對他而言是一種藝術創作,透過它得以往返與連結土地與人,攝影同時也是維繫往昔與今日臺北之間的影像證詞——余白以攝影的「行為」來踐履一名法國人對臺北人文景緻的關懷。不論晴雨,余白從子夜到破曉,從闃寂冷清的街衢巷道到人聲鼎沸的批發市場,揭露了另一半隱匿在光天化日下的反面之臺北樣貌,以及它的眾生相。
《臺北之胃》可視為「臺北滋味」的諧音,它延續並擴大了余白上一本攝影集《臺北原味》的攝影風格和主題脈絡。宛如《木偶奇遇記》的皮諾丘闖進「鯨魚的胃」,余白的《臺北之胃》再次從影像的「味蕾」出發,一齊帶著我們深入臺北的腸腔與腹胃,進行了一場溫馨、嚴肅而滿足的視覺探險。
註1│余白,《臺北原味:法國異鄉人的攝影獨白》,臺北:幸福文化,2018 年,頁111。
作者簡介│
藝術評論者、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