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2024.09
17TUE
每個人只能過自己的生活, 但是看見了其他可能性後, 他的內在從此有了不同的樣貌。 ──《請問財富.無極瑤池金母親傳財富心法》
生活家養成記

討厭的事情也得認真做好

拖延的人往往是焦慮的,對要做的事有不確定感和難以控制感,因而才會拖延。

舒婭

2021-09-28

收藏
訂閱
分享
beyond beyond


▲攝影:cottonbro/Pexels

討厭的事情也得認真做好

 

很多人之所以拖延,是因為他討厭某件事情。小敏在一家公司做財務會計,每天要處理各種各樣的資料,一整天都面對著Excel表格更是常事,小敏感到非常抓狂,每天在朋友圈發一些很累、很喪氣,甚至想辭職的文字。小敏大學時主修工科,是一名典型的工科女,思維嚴謹、頭腦活躍,畢業時卻因為家庭原因迫不得已做了一名會計。

 

這算是跟她的喜好徹底背道而馳了,讓一個本就醉心於科學研究的人整天處理資料,聽起來確實難以忍受。但這畢竟是現在的本職工作啊,而小敏卻每天抱怨著:「我真的不想做自己討厭的事情,人難道就不能一直做喜歡的事情嗎?」一面抱怨,卻又沒有更好的選擇。整天都過得委屈又彆扭,工作任務常常不能及時完成,好幾次影響到薪資發放,老闆差點直接把她炒魷魚。

 

「小孩子才把喜歡掛在嘴邊,大人都是看價值。」一個成熟的人,在判斷一件事情要不要做的時候,衡量標準不是「喜歡」或「討厭」,而是「值不值得」。人們應該遵循結果論,即:能不能帶來實際效用。你或許會說:「我認為我喜歡的就是值得的,就是高價值的。」要知道,盲目地以「喜歡」來做決定,是需要承擔一定的後果的。



▲攝影:Ivan Samkov/Pexels

做喜歡的事情是一種本能,做討厭的事情則是一種本領。一個人能夠打敗內心的不情願,控制自己的情緒,對抗趨樂避苦的本性,毅然選擇做「討厭的但正確的事情」,必然是一個很優秀的人。

 

青年作家韓寒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寫道:「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喜歡的一切在一起。」曾被無數年輕人奉為人生真理。學生時代的韓寒,叛逆、自由,敢於打破傳統教育的桎梏,甚至做出了很多人敢想卻不敢做的決定—退學。很多人對他的印象是:酷!敢於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與自己討厭的事物一刀兩斷。

 

十幾年後的韓寒,閱歷更加豐富,看人生的角度也更加全面、立體,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他坦言,現在覺得自己當年盲目退學的行為是錯誤的,希望大家不要模仿。知識雖然枯燥,教育也許乏味,但必然是有一定的意義的,學習其實是磨鍊心性的過程。比起肆無忌憚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他更希望當下的年輕人把有意義的事情做好。

 

人們之所以擅長自己喜歡的事情,是因為內心的偏好會讓我們不自覺地傾注努力,就會越來越好,當我們嘗到其中的甜頭的時候,便會更加努力,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對於討厭的事情則恰恰相反。那麼,討厭的事情就不可能做好嗎?並非如此。只要你肯傾注努力,一樣可以做得出色。



▲攝影:Nothing Ahead/Pexels

中國著名現當代文學家梁實秋在他的散文集《清華八年》中提到過一個有趣的故事。先生早年在清華讀書,對數學深惡痛絕,每次考試都如臨大敵。他常常想:「我以後又不準備從事理工類工作,學這東西幹什麼。」於是,以「不喜歡」遮掩自己的懶惰。

 

後來赴美留學,清華的成績單上數學成績勉強剛及格,需要補修三角函數和立體幾何。先生一方面感到懊惱,一邊覺得恥辱,於是拚命努力,鑽研數學,最終取得了班級第一的好成績,特准大考免予參加。先生在文中直言:「這證明什麼?這證明沒有人的興趣是不近數學的,只要肯按部就班地用功,再加上良師誘導,就會發覺裡面的趣味,萬萬不可任性,在學校讀書時萬萬不可相信什麼『趣味主義』。」可見,只要你能在不喜歡的事情上下足功夫,糟糕的現狀是可以扭轉的。當你內心開始迴避某件你討厭的事情的時候,不妨問自己幾個問題:

 

  • ・這件事情重要嗎?
  • ・討厭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不擅長還是因為回報週期太長?
  • ・做了這件不喜歡的事情你能收穫什麼?
  • ・如果不做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 ・你有選擇不做的餘地嗎?
  • ・如果不做這件事情,你還有別的效益更大化的選擇嗎?
  • ・你有多長時間來完成這件事情,時間允許你拖延嗎?
  • ・怎樣才能讓這個過程不那麼枯燥?

 

問清楚這幾個問題之後你就可以開始行動了。李陽曾說:「只有先認真做好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才有資格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希望你能做好自己不喜歡甚至討厭的事情,讓這些事情成為你成功的墊腳石,朝著自己的理想生活大步邁去。



本文內容出自時報出版《為什麼越重要的事越不想做?51種克服拖延與分心,打造超級自控力的訓練計畫》


作者|舒婭

更多克服懶惰的方法|http://go.beyond2.to/3ncrhe

收藏
訂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