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正在「自動導航」嗎?──認識正念篇
讓心活在此刻的模式,就是「正念」。除了幫助我們享受眼前轉瞬即逝的美好之外,心理學家也發現,規律的練習正念,還能帶來許多潛在好處。
攝影:Anthony Shkraba/Pexels
這回,我想與beyond beyond讀者們分享一個近幾年在心理學領域十分熱門的主題:「正念」。在其他場合,「正念」有著不同的說法,你可能聽過的「冥想」、「打坐」或「禪修」背後,與正念有一大部分原則是重疊的。它是一項修練我們內心、找回平靜的好工具。在這篇文章中,我會統一以「正念」來稱呼它。
上回提到,我們大腦是充滿雜念的。而這次要介紹的正念,是另一種適合用來應對雜念的方法。
我們常在渾然無覺的狀態下度過一天
在解釋正念的定義,以及要怎麼做之前,我想先邀請你回想一下:在你閱讀這篇文章之前,今天的你已經做了多少事情?你是在什麼地方和誰碰面,一起完成哪些事情呢?對於你曾經到過的環境,你還留下多少印象?空間裡有什麼?和你相逢的人,今天穿著怎樣的衣服?氣色看起來如何呢?盡你所能,稍微回憶一下你的這一天……
我在不少場合問過大家這個問題,多數人都能回答出一些「基本資料」。像是:在廚房煮東西、在咖啡廳與同事討論事情等。但當我邀請對方多說出一些細節時,大家這才發現,我們雖然對這些人事地物有印象,但卻忘了許多細節。
心理學家發現,剛剛這種現象在人類身上非常常見。我們在執行事情的時候,很多時候像是開飛機一樣,容易進入一種稱為「自動導航」的模式。我們只要記得「大方向」就好,心與腦會接管我們的專注力,替我們在背景模式完成很多小任務,讓我們不用時時刻刻都保持在極度專注的狀態。
最常用來形容自動導航的例子是下班開車回家。坐上駕駛座、插入鑰匙、檢查後照鏡……直到上路,到家!很多人在到家的那一刻才恍然大悟,啊!怎麼到了。對於剛剛一路上的風景,可能都沒什麼留意。
對人類來說,「自動導航」模式其實是很棒的。大腦接管了主要的任務,於是,你可以把心思放在別處。好比,你可能一邊開車,一邊想著等一下晚餐要吃什麼、冰箱還剩哪些食材、今天輪到誰去接小孩下班。
攝影:Evelina Zhu/Pexels
大腦自動導航的缺點──無法活在當下
不過,自動導航雖然很棒,但也有些缺點。你把任務交給大腦自動導航之後,其實你專注的事情,就不是「現在」的事了,也就是說,此刻你是心不在焉的。焉,指的就是「這裡」。
背後的風險是,你可能無法立刻對突發事件做出反應(好比開車時,突然有隻狗兒闖出來,讓你差點煞車不及)。另一個很可惜的地方在於,因為你的心不在這邊,所以許多發生於此刻的好事,像是美景、夕陽、微風……這些很棒的日常,你可能都不太會發現。
偶爾使用自動導航,生活不至於有大礙。但在該把心專注於當下,好好享受眼前此刻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透過「正念」,幫助自己把心從「自動導航」轉換成「活在當下」的模式。
當你開啟活在當下模式時,在你做任何事情的過程,你刻意讓心思都專注在這件事情上,你是全心全意、專心致志的。你帶著好奇心去「觀察」、去「注意」發生了什麼事,並參與其中。
這種讓心活在此刻的模式,就是「正念」。而文章一開始提到的打坐、冥想、禪修,其實都是一種幫助我們的心回到當下的方法。
除了幫助我們享受眼前轉瞬即逝的美好之外,心理學家也發現,規律的練習正念,還能帶來許多潛在好處。好比:讓人緩解壓力、體驗平靜、改善焦慮與憂鬱的情緒、改善睡眠狀況、提升同理心與慈悲心、改善人際關係;當你把正念的精神應用在「吃東西」上時,甚至還能幫助你吃得更巧、吃得更少呢!
攝影:Elina Fairytale/Pexels
聽到這邊,你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想要把正念拿來好好應用了呢?先別急,下次專欄,我將與你分享兩大類正念練習的方法,「正式的正念練習」與「非正式的正念練習」。
等會兒讀完文章後,你將回到你本來的生活、工作或家庭裡,記得常常問自己:「此刻的我,是自動導航模式,還是活在當下模式?」這麼一來,你其實就已經踏出正念的一小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