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靜之間,把休息變成「主動進行式」
透過對身體狀態的主動掌握,不讓失衡有機會變嚴重。透過定時、定點、定量地休息,主動進行「再平衡」,維持身體好的恆定,讓它可以陪我們長長久久。
身體的陰陽平衡
工作久了,聽過更多不同背景個案的人生故事後,我益發對「陰/陽」的隱喻感到著迷。大體來說,萬事萬物之間,彼此都存在著一種抗衡:好與壞、高與矮、黑與白、日與夜⋯⋯而在眾多對立之間,最終能達成穩定的關鍵,則是一股剛剛好的對力與抗衡之後,慢慢生成的平衡。
在生命體內,這種對立之間的抗衡,即是人體恆定的基礎。什麼是恆定呢?它指的是生物體內一種維持內部生理環境於一穩定狀態的趨勢。
乍看之下,恆定似乎是為了追求穩定與不變。但恆定運作的基礎,其實是一種「動態的不穩定性」。為了維持恆定,身體內部各個臟器與系統,都努力監控著某些數值。當數值改變,身體就想辦法應對。有時,某些東西生成多一點,有時少一點。恆定,就是在這種一來一往之間,被巧妙地維持著。
▲情境圖(攝影|Klub Boks/Pexels)
適應變化的關鍵:「主動」反應,而非「被動」反應
恆定狀態使有機體能展現最好的適應能力。在瞭解這個概念後,蘇蘇想把之前提到的「陰/陽」做為引子,帶領讀者一起討論,關於職場忙碌人士的重要陰/陽課題:「努力工作」vs.「好好休息」。
我們都知道休息很重要。不過,相較於認真工作,我們似乎比較少被鼓勵要「認真」休息。不少人在想到休息時,可能還會有點感到罪惡呢!
當身體的「付出」與「休息」能維持好的恆定時,我們就有機會產出高品質的成果。不過,在與許多個案聊過之後,蘇蘇發現,之於多數人,我們更常將重心放在追求高效產出,而(不太對等地)將休息放在次要位置。提到休息時,許多人似乎將之視為一個「被動」的需求,而不是我們應該「主動」的作為。
打個比方,人們身體需要維持一定量的水分,水分恆定對身體機能來說至關重要。而此恆定則仰賴我們在「水分排除」與「水分攝取」之間維持平衡。站在陰陽的角度來看,水喝太多、喝太少,其實都是不好的。最佳狀態是指,我們喝水的狀況,會依據身體此刻的狀況而決定。大熱天,我們就多喝一點,今天比較少動,我們一樣喝水,只是頻率或份量可以隨之彈性酌減。
喝水看似本能,不過多數時候,我們真的開始喝水的原因,都是因為我們真的感到「渴」了。不過實情是,在身體釋放渴的訊號之前,它可能已經渴了好一陣子。身體恆定已經明顯失衡,不能再渴下去了,身體才因此用這樣的訊號來提醒我們喝水。這種渴的感覺出現時,其實身體早已是處在脫水狀態了,我們也容易因此感覺食欲不振、煩躁不安,或者出現嗜睡、難以集中精神等狀況。
以喝水的例子來看,「因為渴了,所以喝水」,其實是一種比較「被動的休息」(修復)方式。相較之下,在身體水分短少,渴的感覺還沒被身體釋放之前,我們就有意識地定時、定點、定量補充水分,則可稱之為「主動的休息」方法。
▲情境圖(攝影|Cats Coming/Pexels)
從「意識到缺水」,到「報復性喝水」
被動休息,除了在時間上通常晚於「身體真正有需求」的時刻,可能影響到修復的效果之外,還有其他明顯的風險。
再以喝水為例,當一個人真的等到渴了才喝水,在身體渴望的狀態下,我們更容易出現「報復性飲水」的舉動。於是,你一口氣拿起水壺就往嘴巴灌啊灌、唏哩呼嚕地喝下一大堆水,而身體現在接收到的水分,可能已經超過了它能處理的量。曾聽聞醫師建議,我們每次喝水的量不建議超過100 c.c.,分次喝、慢慢喝,才能讓缺水的細胞把水分吸收起來。大量喝水後,腸胃要花更多時間排空它,反而會帶給身體不舒服的感受。
當被動休息變成一個人主要的休息形式時,我們很容易發現這種「報復性」舉動的出現。因為沒有意識到身體陰陽失衡,失衡許久後,本能反應使我們一口氣「多做一點」,失衡看似改善了,卻變成另一種角度的再失衡。
於是,當你太久沒好好睡覺,你可能會報復性地在某一天怒睡到下午(因而造成你當晚的睡眠出現困擾)。當你真的餓壞了,太久沒吃東西,你可能會報復性進食(因而造成你消化上的不舒服,讓你又決定延後進食的時間,造成飲食不規律)⋯⋯諸如此類,都是陰陽失衡之後的再失衡。
讓主動休息成為你的生活日常
邀請你一起加入主動休息的行列──我們不是累了才睡,而是該睡就睡;不是渴了才喝,而是定時的喝;不是餓了才吃,而是規律地吃。
透過對身體狀態的主動掌握,不讓失衡有機會變嚴重。透過定時、定點、定量地休息,主動進行「再平衡」,維持身體好的恆定,讓它可以陪我們長長久久。
▲情境圖(攝影|Min An/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