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大自然細微的奇妙之處──安代.哈維
對安代.哈維而言,觀察大自然細微的奇妙之處,也是呵護自然的一種方式。
英國 / 倫敦
United Kingdom, London
對安代.哈維(YASU YOHARVEY)而言,觀察大自然細微的奇妙之處,也是呵護自然的一種方式。她在南倫敦的家中展示了植物生命奇特的和諧感,例如滿是壓花樹葉的牆面、雕塑般的乾燥樹枝集合藝術,以及時常更換的切花藝術。
安代的家是一棟一九三〇年代的房屋,外觀來看與社區其他建築大同小異,室內則是以花卉點綴的極簡靜心空間。灰泥塗料與白色的牆面,木質紋路的家具,與插著大理花、木蘭花和山棉花的瓷器形成對比,一旁還有落葉松、挪威楓和綻放的櫻花樹枝。哈維是植物藝術家,她的創作靈感不僅源於自然本質,也深受其日本血統影響。
在京都長大的她自小喜愛花卉,學習日式插花。二〇〇四年,她到倫敦讀書,後來在皮卡迪利圓環附近找到一份花藝師的工作,替企業活動和婚禮等各種場合布置花卉。這幾年來,除了替倫敦的日本人開設花藝課程,她也開始參加巴黎時裝週,認識了設計師菲與艾莉卡.涂古德(Faye & Erica Toogood)並展開合作,因此接下更多攝影和室內裝潢的花藝設計。
把植物化為雕塑,捕捉凋零之美
「我喜歡把植物做成雕塑。這是我表達自己的一種方式。」安代指著客廳壁爐旁上了液態乳膠、瘦骨嶙峋的葉子作品。「我常會想,人們為什麼用乾燥花來裝飾房屋。就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就像是木乃伊。所以我對於用雕塑來捕捉植物凋零的樣貌一直很感興趣。」
安代與丈夫菲爾及兒子諾亞同住,家中隨處可見精緻的乾燥植物、蕨類、芒草、種莢、海草和珊瑚。比起俗豔的盛開花朵,她更喜歡能展現結構的低調花草。她習慣在自家花園或外出散步時採集材料,或是去經常光顧的量販花店選購,然後把這些素材做成雕塑、拼貼或插花藝術,來表現生長和凋零的循環。從這個層面來看,她的作品與日本傳統美學中的自然與稍縱即逝互相呼應。但是她不願用「侘寂」一詞來描述自己的作品。
「『侘寂』已經被濫用,變成了流行用語。不過我在日本出生長大,侘寂對我還來說是有很深的意義,」安代說。除了日式插花與盆栽,荷蘭園藝設計師皮耶.奧多夫(Piet Oudolf)的作品也深深影響了她的創作。「也許侘寂決定了我布置家中細節的方式,以及如何結合新舊元素。我覺得自己很擅長融合各種元素。」
安代希望她的創作可以讓人注意到植物本身,甚至是自然環境中的層次與細節。「我沒有什麼特別的哲學,但我確實能從大自然與植物看見其他人容易忽略的小東西。」她建議大家走出戶外,即使只是在林中散步,也能激發我們對花草樹木的興趣。
照片中是安代用來安放創作或蒐集乾燥植物的專用置物架,底層是製作成苔玉的燈心草,頂層是茂盛垂墜的斑絲葦 (Lepismium)。
這是從花園裡採回來的紫色嚏根草 (Helleborus)。
安代手中的是嚏根草與貝利氏相思 (Acacia baileyana)繫成的小花束。
她正在替長滿青苔的石頭盆栽和菟葵 (Eranthis hyemalis )澆水。「靈感來源是日本冬季的花園。」她用菟葵代替日本福壽草(Adonis amurensis),因為後者在英國很難取得。
這是兔腳芒(Humata tyermanii),其可愛名稱來自植株上毛茸茸的根莖。
圖中的木賊(Equisetum hyemale)是日式插花中常見的素材,也是隨處可見的河畔植物。
(本文摘錄自三采文化出版的《KINFOLK 綠藝:打造生活中的每一景綠意盎然》。圖片來源:《KINFOLK 綠藝》三采文化 © Renée Kem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