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2024.11
23SAT
每個人只能過自己的生活, 但是看見了其他可能性後, 他的內在從此有了不同的樣貌。 ──《請問財富.無極瑤池金母親傳財富心法》
美食家養成記

跟著地方團隊「離島出走」,一起認識澎湖的石滬與魚灶文化

「離島出走」工作室在2019年啟動修復工程,結合當地居民對魚灶的回憶,以及專業木工師傅們的修復技巧,經歷一千多個修復日子後,這座魚灶重新以「紅羅魚灶」之姿重現在居民眼前。

下港女子

2023-12-06

收藏
訂閱
分享
beyond beyond

石滬是一種傳承千年的誘捕漁法,人們利用石頭在潮間帶堆砌成弧狀的石堤,這麼一來,當漲潮時,魚群會隨著海水游進滬口;而退潮後,牠們就會被困在石滬裡頭,方便漁民捕捉。根據臺灣本土可追溯最早的文字紀錄,澎湖石滬距今擁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近年來,隨著地方團隊「離島出走」透過空拍機協助的田野調研,發現目前仍有超過七百座石滬散落在澎湖群島。



▲澎湖擁有相對寬綽的潮間帶,具備建造石滬的天然條件(攝影│下港女子)

海裡的股份有限公司:石滬

 

澎湖全縣在漲潮和退潮之間的面積差距可高達三十七平方公里,換言之,澎湖擁有相對寬綽的潮間帶。另一方面,澎湖也是臺灣三大火山群之一,島嶼多是由堅硬的玄武岩組成,細粒緻密質地的玄武岩適合用來做為建造石滬的材料──這些因素都讓澎湖具備建造石滬的天然條件。

 

石滬是人造的漁業設施,能夠為澎湖居民帶來漁獲和收入,因此對當地人而言是一種財產觀念。未經滬主的同意前,外地觀光客不得隨意進入石滬區域。「離島出走」工作室的創辦人楊馥慈以「不動產」的概念來解釋石滬的價值:「上一代建造的石滬可以傳承給下一代。根據石滬的大小,存在不同的分權制度,小型的石滬較容易承擔維護成本,可由單一家族持有;而蓋在外海的大型石滬,可能由數個家族共同擁有;還有一些石滬則是整個村莊的公共財產,由村民共同持有。」每個人擁有的滬權多寡,會影響一年內巡滬次數的權利。

 

隨著經濟轉型和航運發展,許多石滬在1970年代後開始荒廢。儘管石滬在澎湖人的觀念裡歸屬於所有權,但由於海洋屬於國有地,法律上僅限於使用權。因此,滬主每四年得前往澎湖縣政府農漁局申請漁業權,若某石滬年久失修且無人認領,則會逐漸被淘汰。依據「離島出走」統計,澎湖的七百座石滬目前僅有近兩成的數量依然有人管理。

澎湖人的惜食展現:魚灶

 

建造於港口邊的魚灶,是澎湖人漁業加工的場域,最初是在日治時期從日本引進的形式。因為早年缺乏冷凍設備,捕撈回來的魚類會帶到魚灶進行後製加工以延長其保存期限,以便運送到島外進行販售。

 

典型的魚灶分為煙囪、灶臺和鹹汁槽三個部分。當漁獲送到魚灶時,柴火劈里啪啦地燃燒,一旦鍋子裡的鹽水煮滾,村莊的婦女會把裝滿魚的竹篩放入大鍋,待煮滾後起鍋取出,再把魚鋪平在陽光底下晒乾,臭肉鰮魚、小卷和丁香魚都是魚灶加工的大宗。煮魚的的鹹水在1950年代甚至被當作澎湖人的醬油,二次利用到飯裡提味。



▲魚灶的漁獲會先放入竹篩,才會進大鍋裡蒸煮(攝影│下港女子)


▲煮魚後,鹹水會流到一旁的鹹汁槽。鹹汁在1950~60年代被澎湖做為醬油使用。(攝影│下港女子)

隨著冰箱的普及,以及近年澎湖漁獲急遽減少,傳統魚灶逐漸淡出產業舞台,許多魚灶早已成為地方的斷壁殘垣。這次前往「離島出走」工作室,發現工作室的空間實際是紅羅村裡原本的「永振發魚灶」。


▲紅羅魚灶目前也是地方團隊「離島出走」的工作室(攝影│下港女子)

這座魚灶與其他魚灶命運相同,在發現之前也是一片廢墟。為了傳承澎湖的魚灶文化,「離島出走」工作室在2019年啟動修復工程,結合當地居民對魚灶的回憶,以及專業木工師傅們的修復技巧,經歷一千多個修復日子後,這座魚灶重新以「紅羅魚灶」之姿重現在居民眼前。


▲「離島出走」團隊與坤師一同修復傳統魚灶,重現早年漁業加工的場所樣貌(攝影│下港女子)

永振發魚灶的新生:紅羅魚灶

 

從市區騎摩托車前往紅羅魚灶,約要15分鐘的車程。紅羅魚灶的名稱取自村落「紅羅村」,當地以晚霞聞名,過去的文獻曾以「紅羅罩」記載,象徵這座村落能欣賞到滿天的晚霞;另外,也因聚落裡的林姓、洪姓是大姓,舊名也會被寫成「洪林罩」。這個聚落還有一個鮮明特色,村子裡的男性幾乎一半以上都曾從事過木工行業,早期澎湖超過六成以上的木工師傅,甚至都是來自於紅羅罩。

 

造訪當天,幸運遇到當地的石滬匠師洪振坤先生,當地都尊稱他為「坤師」。本業是木工師傅的他,從小因跟著家族耳濡目染,對於修復石滬的工法也是瞭若指掌。「離島出走」工作室的成員就是跟著坤師學習修復石滬的傳統記憶,互相成為石滬保存之路的重要夥伴;而坤師同時也是建築設計紅羅魚灶的重要貢獻者。當我們第一次踏進魚灶時,對著坤師說:「我們在坤師的作品裡!」讓他笑得合不攏嘴。



▲石滬匠師洪振坤師傅,人稱「坤師」(攝影│下港女子)

細讀「離島出走」創辦人楊馥慈和曾宥輯共同撰寫的著作《回到滬之島:澎湖石滬與里海生活誌》一書,得知紅羅村全盛時期最少有九處魚灶,從凌晨標魚、醃魚、蒸魚、曝晒到裝箱出口的處理工序相當繁複。除了不同魚種有相異的處理方式外,為了讓魚在鍋裡均勻受熱,排魚的方向都很講究,連曝晒的過程都需要仰賴大量人力支援,所以每間魚灶至少能提供二十多人的工作機會,支持著澎湖當地無數個家庭。

▲紅羅魚灶目前成為地方團隊帶領民眾認識石滬與魚灶文化的最佳場域(攝影│下港女子)

 

如今,雖然魚灶已失去在漁業裡的經濟價值,但這些留在澎湖的年輕人相信,當他們逐漸梳理出其中的觀光文化價值時,場域的修復與實現,將成為他們帶領民眾認識石滬與魚灶文化,最有力的靠山之一。


▲紅羅魚灶裡有擺放其他地方的報章刊物,成為澎湖的訊息傳遞站(攝影│下港女子)

收藏
訂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