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2024.11
22FRI
每個人只能過自己的生活, 但是看見了其他可能性後, 他的內在從此有了不同的樣貌。 ──《請問財富.無極瑤池金母親傳財富心法》
生活家養成記

給未來的自己:記得成為一位溫暖的長輩!

在過年這個特別的時節,我想提醒自己,不管是幾歲,都可以繼續努力成為一個溫暖而深具同理心的人。

蘇益賢

2023-01-15

收藏
訂閱
分享
beyond beyond


在準備一月專欄文章時,網站主編小可邀請我針對「新年」這個主題著手。我心想,今年農曆年也來得比較早,不然,還是來想想「農曆年」這個議題下有哪些可以發揮的題目好了。


抱著外出取材的心,我先在網路上找了些資料。一找才發現早已有許多討論議題十分相似的文章,好比:

〈覺得過年很痛苦?口無遮攔的大人,正是壓力來源〉

〈如何面對家人親戚惱人關心?〉

〈過年最討厭親戚說哪些話?〉

〈為何還不結婚?何時生小孩?心理師傳授過年長輩問候生存3招〉


看完這些文章,我不禁想起托爾斯泰作品《安娜卡列尼娜》裡的一句話,稍微改了幾個字:「幸福的過年都是相似的,不幸的過年各有各的不幸。」各式文章都點出了在華人年節的脈絡之下,各種世代之間直接或間接、強烈或隱微的衝突,以及這些衝突或代溝,是如何在「新年」的時節裡被濃縮與彰顯出來。


讀著讀著我也發現這類型文章,絕大多數都是寫給晚輩看的「求生指南」。似乎少了另一種寫給「長輩」看的文章?也許有人會覺得,寫了長輩也不會看、看了也不一定聽得進去?這回,蘇蘇想跳出這個框架,這篇文章是蘇蘇站在現在身為晚輩的角色,想寫給未來成為長輩的老蘇蘇的一封信。



▲情境圖(攝影│RODNAE Productions/Pexels)


很多事,晚輩比你還急(以及煩)


親愛的老蘇蘇,過年期間不免俗得關心一下晚輩近況。不過,某些主題的關心,記得點到為止。就像是你當研究生時最討厭聽到別人問:「你論文寫得怎樣啦?」類似的議題,像是找伴、結婚、生子、買房這些事,真的不需要在過年時在補上一槍。很多人已經煩這些事情煩了好久,一想到過年還要被更多人「指教」或「關心」,難免會預期性地不想多與長輩互動。


如果真的想關心晚輩,可以用一些更開放的提問來切入,進可攻退可守,好比:「今年過得怎麼樣啊?」「今年有沒有做了什麼比較有趣的事,可以跟我分享的?」透過這樣較為開放的提問,晚輩也可以自己評估和分享他樂意聊聊的話題,更能減緩彼此對談的壓力。


留意自己心中成功的定義


除了成家之外,「立業」也是很多長輩愛聊的主題。「大學念什麼科系呀!畢業可以做什麼?」「現在做什麼工作,一個月薪水多少?」,或者對還在念書的小朋友問起考試成績、排名等等都算是「立業」型的主題。


親愛的老蘇蘇,希望你記得,當我們不斷探問這些題目時,其實也可能無形中在形塑下個世代的晚輩「成功就是這樣,如此明確、如此單一」。這樣的理念,其實是非常侷限的。


此外,不同人、不同世代的「成功」,是無法、也無須、更不宜拿來比較的。年輕的你並不喜歡「一代不如一代」的控訴,也無法換個時空去體驗長輩的「當年勇」。當你開口聊起這些話題時,記得問問自己:「此刻,我想要的是對話,還是單向的告知?」



▲情境圖(攝影│Angela Roma/Pexels)


覺察自己在對談時的狀態


最後想提醒親愛的老蘇蘇,在年節對話之際,別忘了覺察自己的狀態。觀察一下,在你想關心晚輩的時候,是否無意間把自己的焦慮也加進去了。


好比,在你擔心某位晚輩怎麼還不____________(可自行填入各種期待:如成家、立業、功成名就⋯⋯)時,先整理一下自己內心是否有些情緒。這時,你可以先問問自己:「我在焦慮什麼?」在晚輩現在的人生狀態下,你真正擔心的是他的事業、婚姻,還是,其實裡頭有些更深層的害怕。


以結婚為例,表面上也許是在「催婚」,但更深層的你,也許擔心的是晚輩如果不婚,以後老了怎麼辦?時常,這類更深層的焦慮,可能是源自於我們自身的投射。


此外,隨著時空背景改變,許多在長輩那個年代「只要那麼做,就能怎樣怎樣」的定律,可能在現代社會早已不適用。這也意味著,不同世代的人,面對同一個主題(好比成家、立業)開始有不同的想法、做法與進度,反而是常態。


如果你真心想聽聽晚輩的想法,要記得,試著放下自己累積了大半輩子的「預設立場」,雖然這些經驗過去確實曾經幫到了你,但這種覺得「一定要怎樣怎樣才正確」的固定思維,反而阻礙了你與晚輩之間的交流。活到老,學到老,開放性地聽聽晚輩的觀點,不急著論斷,時常也能提供自己新的啟發和靈感,更有機會讓彼此的交流變得更真心。


這篇文章,是寫給蘇蘇自己看的,也是學習心理學之後,用來提醒自己的「勿忘初衷」(希望蘇蘇老了之後還是喜歡閱讀、喜歡學習、喜歡傾聽,享受心理學帶給生活的滋養)。


有人常說:不要成為自己討厭的那種大人。如果,可以和未來成為大人與長輩的自己說些什麼,你有什麼想說的話、想再三叮嚀自己的事情嗎?在過年這個特別的時節,我想提醒自己,不管是幾歲,都可以繼續努力成為一個溫暖而深具同理心的人。


新的一年開始之際,我們共勉之!



▲情境圖(攝影│RODNAE Productions/Pexels)

收藏
訂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