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活風景都活成了經典金曲,一本沒有誰是主打歌的嘉義旅遊書《裏嘉義》
《裏嘉義》包含:明明在熱鬧的地方卻容易被忽略的「空間的裏」、將舊有建築以新的身份重現街頭的「時間的裏」、因報導訪談而深入挖掘的「採訪內容的裏」、因真正居住在當地而得到的「生活日常的裏」,以及從廟宇信仰放大至村莊遷移史的「文化的裏」⋯⋯。
從五大切角,拼湊嘉義的地方樣貌
關於嘉義的主題旅遊書,大家會想到哪些內容呢?
在雞肉飯高度受到關注的這幾年,嘉義在臺灣旅遊版圖上的能見度也越來越高,旅人對於嘉義的認識日趨廣泛,不再單是阿里山國家風景區,把嘉義市區當作隔日上山前的過渡地帶;也因國片電影的加持,開始把嘉義沿海地帶的景致加入旅遊版圖──有山、有海,也有城,慢慢拼湊地方樣貌。
▲攝影│下港女子
身為嘉義人,如何把自己家鄉的樣子鋪陳成一本旅遊書,訂定章節是起步最困難的部分。我盡量讓自己維持抽離的視角,以第三人稱的方位整理返「嘉」近三年來的生活紀錄,因而與負責編輯共同討論出書內的五大切角:藝術與文化、選物與生活美學、在地食品材料、特色美食和自然山海。
2015年後,臺灣的出版界鮮少出現民間出版社發行的嘉義主題書,如何收錄近年崛起的地方潮流?如何用2023年的當代觀點詮釋傳承至今的傳統文化?或是如何重新潤飾過往刊登過的作品?都是製作《裏嘉義》這本書的過程面臨的考驗與提醒。
▲白水湖壽島(攝影│下港女子)
沒有誰是主打歌的《裏嘉義》
當然《裏嘉義》裡頭也有個人的微小寄託。
這本書可能是所有的嘉義旅遊書中,最輕描淡寫雞肉飯的一本書。不僅沒有專有的篇幅,還只是小圖示匆匆帶過。
尤其書中提及的義竹阿和雞肉飯,造訪時根本不在Google Maps上,端上桌來還是碗會淋上滷肉醬汁的雞肉飯,雞魯飯的存在對於某些嘉義人而言甚至可以說是種忌諱。但是義竹也是嘉義的一部分,位於嘉義縣最南端的地理位置,讓當地人的生活更靠近北臺南的飲食習慣,坐在阿和雞肉飯會聽到周邊用餐的人討論著在新營上班的兒女近況,街上也會撞見豬頭飯與豆菜麵的攬客招牌──這樣的義竹,也是另一個角度的嘉義風貌。
▲義竹阿和雞肉飯(攝影│下港女子)
而「你們雞肉飯都吃哪一家?」幾乎就像是被標注星星的必考題般,成為大部分的嘉義人都會被問到的選題。油蔥派、醬香派與第三類別的爭霸戰各有擁護者,臺灣小吃文化的意識層層疊疊成日常的一部分,深信著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常光顧的那間店。
生活怎麼可能會有標準答案呢?
為了豐餘嘉義的飲食容顏,《裏嘉義》也收錄了將近八十間與雞肉飯無關的店家,涵蓋小吃巡禮、火鍋專題、熱炒精華、異國風味、無菜單料理、蔬食餐館和飲料甜品等多元角度,希望讓每個人都能找到有興趣的索引踏入。
▲城市街景(攝影│下港女子)
每一幕都是迷人的《裏嘉義》
《裏嘉義》是內容完成後才訂定的書名,幾乎是出版前一個月臨時改名的決定。最初的設定是「嘉義散步」,但因內容提及大量生活在當地的觀點分享,有些地方也不是散步就能抵達的地點,出版社便重新梳理內容,以代表事物內側的「裏」做為整本書的定調,《裏嘉義》就這樣在書市裡誕生了。
後來我們也從《裏嘉義》的內容,理出這本書的元素。包含:明明在熱鬧的地方卻容易被忽略的「空間的裏」、將舊有建築以新的身份重現街頭的「時間的裏」、因報導訪談而挖掘出更深入故事的「採訪內容的裏」、因真正居住在當地三番兩次交流而得到的「生活日常的裏」,以及從廟宇信仰放大至村莊遷移史的「文化的裏」⋯⋯。
▲民雄一樂酒家,將舊有建築以新的身份重現街頭的「時間的裏」(攝影│下港女子)
對我而言,《裏嘉義》的完成不是為了證明什麼才是一級玩家,而是單純把曾經的步伐分享給大家。對在地人而言,朋友回饋著可以從中認識新的嘉義;而對外縣市的人而言,可以因為各種角度的視角分享,重新觀察自己所處的地方。
▲自然山景(攝影│下港女子)
說到底,這是一本「不太守規矩」的旅遊書。出版社在書中替讀者整理專屬QR Code,能夠一鍵收藏《裏嘉義》所有提及的地點地圖。等待大家循線來訪嘉義,破除框架,也找到屬於自己的專屬玩法!
▲攝影│下港女子
書籍資訊|
《裏嘉義:從藝文空間、巷弄小吃到山海風景,走進在地人眼中的生活角落》
2023年7月17日,悅知文化出版
►MOMO|https://bit.ly/46FpsRY
►國內通路|博客來、誠品、MOMO、金石堂網路書店和實體書店
►海外通路|【香港】誠品、三聯書店、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星馬】大眾書局、紀伊國屋書局、城邦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