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小日子裡的務實哲學:扛起責任,讓別人覺得可以依靠
有所為也有所不為的蔡山,對於生活的態度跟經營youTube的價值觀是一致的,更符合他最嚮往的樸門精神:不炒短線,不賣火花一瞬的浪漫,而是一板一釘,細細打磨,削長裁圓……
▲「山小日子」頻道影片截圖
「如果離開南澳,我會像離水的魚一樣,覺得很難呼吸。」
南澳鄉,位於宜蘭縣最南端,是宜蘭縣面積最大、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在全國所有三級行政區之中,人口密度居全國倒數第五。緊鄰南澳車站旁,每天都可以欣賞鐵道景色第一排的一棟平房內,住著一位不到三十歲,經營知識型頻道兩年多的YouTuber—蔡山。
除非接到外出拍攝動態攝影的業務需求,或者必須到其他地方取材,蔡山已經非常習慣在南澳的生活。南澳在花蓮北端,從台北搭火車下來要超過兩個小時車程,但一出南澳車站,迎面而來就是廣闊的山景,相較於城市的擁擠密集,這裡的大片開闔是南澳人的天然享受,就算工時不比大都市短,但環境讓人甘之如飴,無怪乎蔡山發此喟歎。
來南澳探訪蔡山之前,我在他的頻道「山小日子」裡面看了好幾支跟木工知識相關的影片。影片沒有過多特效和花腔,就是老老實實的拍攝跟木作相關的實用內容,訂閱有七萬多之譜,我一向是手殘之人,對DIY 興趣缺缺,但蔡山的影片卻讓我看得津津有味,有點像在看日本的房屋改造節目,看著一板一塊的木頭被改造成各種可用的木製品,很有一種變身前後的療癒感。
蔡山的頻道摘要是這樣的:
17歲進入農業,20歲開始學習木工DIY和自然建築,想要建構一個自給自足的實驗基地,蓋出一棟小屋在田裡,並且能打造一個微型的小農場。頻道內容主要是有關青年返鄉、老屋改造、種菜與工具教學的心得歷程分享……
過鄉下生活、老屋改造、自給自足、蓋一棟房子——這些關鍵詞拼湊出一個浪漫而理想的形象,我以為蔡山是個懷抱滿腔夢想的社會青年,但是和他半訪半聊天之後,卻讓我整個改觀——他不是畫餅充飢的喊夢派,而是一個凡事精密計劃,寧缺勿濫的務實主義者。
行政院水保局一直有支持青年回鄉的計劃補助,過去許多農村青年畢業後即前往大都市謀生,追求樣板式的成功人生,但時代匹變,疫情更加重影響了在城市生活的困難,因而有愈來愈多的青年選擇回到家鄉,過著更簡單的生活,並貢獻一己之力從事活絡在地的相關連結。
早在六年前就回到母親的出生地南澳耕耘的蔡山,在精準的時機出手,於三年前開始「山小日子」的頻道經營,致力於把「如何在鄉下好好生活」的實用撇步拍成乾貨滿滿的影片,更透過合適廠商的贊助,結合南澳在地組織,比方小人1號:南澳小孩的圖書遊樂場,達成三贏的結果:頻道有內容流量,廠商有品牌擴散,而地方組織獲得廠商的產品支援和行銷資源,真正達成為農村發展注入創意能量的創生目的。
▲工作區可是有自製掛牌的(photo by 林靈姝)
才三十歲不到的蔡山,沒有漂亮的大學學歷,高中在人文展賦實驗學校參與行動學習一年之後,就回到父親投資失利後重新經營的「南澳自然田」農場工作,一路自學並且拼博至今,從他開設youTube頻道,選擇做比較不討喜的知識型內容的選擇來看,他完全不是那種「有夢最美,先做再說」的創業家性格,反而謹慎保守,步步為營,用最小成本站穩,再滾動式修正,把事情做到位,更像是有為有守的實業家。
問他為什麼年紀輕輕,卻有這麼老成的靈魂?
蔡山笑答:「從小父母的教育就是支持我和姊姊的一切決定,但是你想要什麼,自己去做到。」受到父親在職涯上大起大落的影響,蔡山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是一個極為目標導向的人,機緣巧合接觸了樸門農法之後,很明確的想要以樸門精神註1來做為日後生活的準則。母親的寛愛包容成為蔡山最重要的定心丸,「我一直擔憂自己沒什麼用處,不像姊姊那麼優秀,但媽媽總是鼓勵也相信我,一定會找到最適合我做的事情。我從小就很樂意幫助別人,也喜歡分享自己的經驗,我想成為一個可靠的人。」
在回鄉生活的這幾年間,他一步一腳印的審慎前進,更因為在資源稀缺的農村中必須披荊斬棘的不斷試誤,也曾因各種光怪陸離和被誆騙的經驗,對人性感到沮喪,更見過許多懷抱美夢回家鄉想要做些事業的青年,被生活中的難題困住,磨到差點失去最初的理想。
【註1】樸門(英語:permaculture,又稱永續生活設計或永恆農業或永耕)是把原生態、園藝和農業及許多不同領域知識相結合,透過結合各種元素設計而成的準自然系統。(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客廳裡看得到的所有木作品都是自製(photo by 林靈姝)
「但是我想要過的生活,沒有改變。」
將自己在鄉下生活的經驗無私分享給其他同伴,親自蓋一棟自己想住的房子,這都不是說說而已的夢想,蔡山正有計劃的朝向這個終極目標邁進。
有所為也有所不為的蔡山,對於生活的態度跟經營youTube的價值觀是一致的,更符合他最嚮往的樸門精神:不炒短線,不賣火花一瞬的浪漫,而是一板一釘,細細打磨,削長裁圓,建構一個拋棄被資本家控制的自然循環,讓有用的內容可以被長長久久的看見,可以幫助真正需要的人,也同樣嘉惠創造者。
這樣的實用主義,又何嘗不是一種「真正活著」的終極浪漫呢?
同場加映|
南澳自然田
蔡山的父親──阿江先生,在南澳車站旁的「南澳自然田」經營以契作代耕,由前來換工的朋友巡田體驗,感受如何照顧土壤和農地,並種出天然作物。這樣的自然田是提倡環保與永續的農田,所以不灑農藥、也不施加任何化學肥料、純粹使用最在地的資源來耕作,希望讓民眾親自感受腳踏在土地上,找回人和環境的連結。
作者簡介|
終身與文字為伍的行銷人。
各種選擇矛盾的總合,但是不太想承認。
企管系畢業,老被誤會成中文系;
怕貓,卻嫁給創立流浪貓中途的伴侶;
有人說我擅於傾聽,可從小就被老師說我太愛講話;
愛上什麼之後再也難以拒絕,
恨了什麼以後幾乎不讓翻身;
昨天吃什麼現在已經忘了,
任何人的生日只要聽過一次就能記得。
最喜歡的顏色,永遠是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