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2024.11
25MON
每個人只能過自己的生活, 但是看見了其他可能性後, 他的內在從此有了不同的樣貌。 ──《請問財富.無極瑤池金母親傳財富心法》
美食家養成記

那些食物教了我|鍋燒麵

我這才明白,我的那碗「對的」鍋燒麵,追求的不過就是一種融合平衡的滋味──從麵到料到湯,都是勢均力敵的配角,才能共同演成一碗主角。

陳琡分

2023-08-04

收藏
訂閱
分享
beyond beyond

從小學就愛上的那一碗鍋燒麵

 

我應該是從一碗三十五元開始吃鍋燒麵的。

 

是還在念國小的年紀。彼時學校側門路上有一家美而美,我不太確定這家店是不是我固定的早餐選項,但總之,在我知道是怎麼開始的之前,我便時常在放學後坐進裡頭,點來一口安在井字木架裡的碟形鍋,偶爾配一杯奶茶,奢侈點甚至還會再加一塊雞排(是的我從小就是個大胃王)。印象中那樣的一餐應該是九十元。飽到天靈蓋。


▲井字架加碟形鍋的經典鍋燒食具組合愈來愈少見了,只要遇到都很開心(攝影|陳琡分)

 

在那口銀色的碟形鍋內,除了麵、蛋、青菜之外,還會有蝦子一兩隻、蛤蜊一兩顆、肉絲數綹、魚板一片、蟹味棒半支。老闆娘會將這些配料事先備在一個小碗裡,有人點鍋燒時,便將適量的金黃色高湯舀到一只單柄雪平鍋,放上瓦斯爐點火的同時,將小碗裡的配料也倒進鍋子。待高湯滾起、配料皆熟,打一顆蛋,下一把小白菜。

 

如果客人點的是雞絲麵,就先將麵放進碟形鍋,熱湯倒入後會讓雞絲麵有最剛好的熟度。若是意麵,則在關火前把麵加進雪平鍋,待高湯再次沸騰,用夾子翻個一圈,油炸的麵體略散,就可以倒進碟形鍋裡。上桌前撒點胡椒加點蔥花,最精髓是再丟兩三顆在湯裡怎麼泡都不會爛的麩,那可不是隨處都有的好物。

 

最初愛上的食物滋味,會縈繞心頭一輩子

 

我認為多數人對食物的認定,就像是小鴨破殼時會將第一眼看到的生物當作媽媽那樣──你初初吃到一種什麼,你愛上了它,而它當下的模樣,就成了你腦中獨一無二的定案。但凡與你記憶認知不同的,都被你打入邪魔歪道的類別裡。

 

於是我對鍋燒麵的存檔始終是國小吃到的那樣:木製的井字架、碟形的小銀鍋,蝦子一兩隻、蛤蜊一兩顆、肉絲數綹、魚板一片、蟹味棒半支。小時候我總請老闆娘幫我把蛋打散,長大後我更喜歡半熟蛋包;不太餓就雞絲麵,正常餓就意麵,真的很餓就再多加一份麵,有時候難以抉擇,就問店家:可以雞絲麵加意麵嗎?


▲鍋燒麵要加辣,竊以為辣油或辣椒醬都不適合,唯有辣椒粉最能畫龍點睛(攝影|陳琡分)

 

隨著成長的進程離開大南方,去到中部,去到北部,我腦子裡的那碗鍋燒麵開始碎裂。首先我很驚駭地發現原來不是每一家美而美(或早餐店)都有鍋燒麵,別人還會一臉不敢苟同:「為什麼你們高雄人一早就要吃鍋燒麵?」

 

早餐店沒有鍋燒麵讓我頓失所依,我不知道要上哪找,路邊攤嗎?小吃店嗎?朋友說有專賣鍋燒的店家讓我很慌張,有必要這麼隆重?找介紹,看推薦,端上來的每一碗都是鍋燒,也都不是鍋燒。沒了井字架,換成一般寬口大湯碗;沒了簡單但醇味的柴魚高湯,時常以濃重的沙茶掩蓋白水的無味。配料也五花八門了起來:堅持自己最正宗的台南會有炸魚炸蝦,其他舉凡甜不辣、貢丸、魚餃、燕餃、各種認得不認得的火鍋料,通通都來共襄盛舉,連蔬菜都換成了高麗菜。我常常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吃鍋燒麵還是小火鍋。


▲這碗鍋燒麵堪稱崩壞經典。整碗高麗菜火鍋料跟那沱沙茶就算了,看到排骨我真的氣到笑出來(攝影|陳琡分)

 

或者也有非常高檔厚工的鍋燒麵:宣稱熬煮幾小時的蔬果或大骨高湯,各種不能說難吃但確實令我眼花撩亂的搭配。例如玉米筍,例如木耳絲。某次去到網路推薦的一家鍋燒,湯上有著一球細細的炸牛蒡絲,視覺上很高雅。但,對我來說,那實在太多了。

我心中那碗「對的」鍋燒麵

 

只是最令人髮指的卻是我家鄉城市的早餐店。在睽違二十多年,當我重新回到南方居住,滿懷期待地回到早餐店鍋燒麵的懷抱,我竟找不到一碗及格的鍋燒麵。這些早餐店像是約好了一樣,大家都鬆散了,都草率了、墮落了,都不把鍋燒麵當一回事了。他們便宜行事地隨意拿店裡早餐食材來填充成一碗麵的配料,於是肉絲成了肉片,火腿熱狗時常可見,連玉米粒都成座上賓,店裡蔬菜蛋餅用什麼菜,鍋燒麵就出現什麼菜。吃一碗鍋燒,你都能默寫出這家早餐店賣些什麼品項。

 

我常常在想到底怎樣算是一碗「對的」鍋燒麵。厚工的不好嗎?簡便的不行嗎?一碗裡面有六隻鮮蝦很豪氣啊!有滿滿的蛤蜊蚵仔花枝,甚至螃蟹龍蝦的痛風海鮮鍋燒,不是也很受歡迎嗎?我想是的。各種組合,各有擅場,也一定都有人喜歡。只是我不免覺得,那樣的一碗,裡面好像就不需要非得是雞絲麵或意麵或烏龍,換成其他,也都可以。

▲近期終於在某早餐店找到及格的鍋燒麵,雖然與住處有點距離,但偶爾專程去吃一碗還是很值得(攝影|陳琡分)

 

終於某天我被早餐店的鍋燒麵徹底弄到崩潰,回家自己熬高湯、款配料,試著弄出一碗勉強及格的鍋燒麵。當我把肉絲鮮蝦蛤蜊魚板等各種配料煮進湯裡,倒進碗裡,它們沒有誰搶了誰的味,也沒有誰獨占鰲頭,我這才明白,我的那碗「對的」鍋燒麵,追求的不過就是一種融合平衡的滋味──從麵到料到湯,都是勢均力敵的配角,才能共同演成一碗主角。

 

所以才不能用高麗菜啊。高麗菜一下去,全世界都高麗菜了。


▲第一次自己煮的鍋燒麵。下次一定要搞個井字木架和碟形鍋來裝裝樣子(攝影|陳琡分)

 

收藏
訂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