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2024.11
26TUE
每個人只能過自己的生活, 但是看見了其他可能性後, 他的內在從此有了不同的樣貌。 ──《請問財富.無極瑤池金母親傳財富心法》
旅行家養成記

春天的入口──銀座的MARRONNIER GATE

從我家出發,在銀座散步,最常走的是「Ginza Marronnier通」和「銀座柳通」。許多有趣的店家聚集在這幾條街上,比起百貨公司為主的銀座通和晴海通而言,這一帶的銀座,讓人感到更有層次一些……。

張維中

2023-04-08

收藏
訂閱
分享
beyond beyond

我的生活徒步圈──大銀座區域

 

特別喜歡在銀座散步。然而,比起最知名的兩條大道「銀座通」和「晴海通」來說,我更有感覺的是跟這兩條平行交錯的路。從國際精品到平價小店,從高級餐酒館到國民B級美食,有很藝術文化的藝廊,也有很日常生活感的商店,這裡能夠滿足更多的族群。許多有趣的店家聚集在這幾條街上,比起百貨公司為主的銀座通和晴海通而言,我認為這一帶的銀座,讓人感到更有層次一些。

 

我的生活徒步圈在大銀座區域,如果不是下雨或特別疲憊的話,大致上來回銀座或有樂町都是選擇徒步。從我家出發,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最常走的兩條路是「Ginza Marronnier通」(銀座マロニエ通)和「銀座柳通」。

 

▲日常漫步的路──Ginza MARRONNIER通(攝影|張維中)

 

可愛的誤解──我家附近有條「通心粉路」

 

銀座柳通這名字一秒就能理解,因為這條路上種植了兩排柳樹;至於「Marronnier/マロニエ通」的由來呢?用了片假名做為路名,首先就覺得必有蹊蹺。畢竟,東京主要幹道的名稱,很少是有不用漢字的。就是這條名字詭異的路,十幾年前,讓剛搬來日本的我鬧了個小笑話。當年日文還不好,誤把「マロニエ」看成「マカロニ」(Macaroni),結果變成了中文裡的義大利麵「通心粉」,而且還一直誤記著。但實在不能怪我,對於一個日文初學者而言,這兩個外來語放在一起,根本長得太像!我還一直以為叫通心粉路也太可愛,剛好那條路上有好幾間義大利麵店,是一條吃吃喝喝的路呢,真好。

 

結果不是。直到有一次跟日本人聊天,聊到銀座時脫口而出,才驚覺那條路不是通心粉路。當下覺得超糗,幸好對方人夠親切,完全沒讓我感到難堪,還善意指點迷津。要知道,大多數的日本人礙於畏懼失禮,通常是不會當面糾正外國人說錯日文的。跟朋友見面的那一晚,我們索性就去通心粉路,啊不是,去Marronnier通上的「MARRONNIER GATE」百貨挑了間義大利麵吃通心粉。從此以後,這條路的名字,我是牢牢記住了。


以法文命名的Marronnier

 

好了,那麼Marronnier到底是什麼呢?結果不是日文也不是英文,原來是法文。是一種樹的名稱,英文稱呼「horse chestnut」,中文則叫做「七葉樹」或稱「馬栗樹」,據說是在法國巴黎很普遍能見到的行道樹。

 

Marronnier通的入口的MARRONNIER GATE百貨分成三館,取名也就是來自於這條路。

 

▲銀座春天百貨(攝影|張維中)

 

這間百貨最初只有一棟,就是現在(2023年)五至九樓開設「HANDS」的那一棟,2007年開幕時名稱只叫MARRONNIER,沒有GATE。其他兩棟原本是法國巴黎「春天百貨」(PRINTEMPS GINZA)。1984年這間來自巴黎的百貨公司在銀座開幕,直到2016年底才歇業撤出日本。結束營業的那一年,已經是我旅居東京的八年後了,所以對於銀座春天百貨算很有印象。

 

有印象的另一個原因其實跟臺北有關。老臺北人或許知道,臺北也曾經有過「春天百貨」呢,當時的名稱叫做「明德春天百貨」,開在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也就是靠近現在捷運市政府站跟永春站之間的位置。那間百貨是真的跟法國春天百貨合資開設的,從1993年開幕到2002年告終,之後變成中興百貨信義店,但兩年後也倒閉。我不確定銀座春天百貨先出現,還是種著巴黎行道樹的Marronnier通名稱先出現,但知道這前因後果以後,Ginza Marronnier通就存在的理所當然了吧。總希望跟巴黎看齊的東京銀座,當年開了一間法國來的高級百貨,路名會用上法文也不意外。

 

人來人往,物換星移,走過的是每個人的故事,同時也記錄了這座城市的共通回憶。

 

銀座春天百貨開了三十二年以後,經營權轉手,最後被併入MARRONNIER GATE百貨旗下。如今開設「UNIQLO TOKYO」的「MARRONNIER GATE 2」當初在UNIQLO尚未進駐前,給人的感覺只是一棟老舊的百貨,很少有人想進去逛,生意差強人意。

 

後來UNIQLO展店了,但起初只有進駐兩層樓,而且只賣女裝,人潮依然無法匯聚。直到2020年6月一至四樓改成UNIQLO TOKYO,並請來打造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的世界知名建築家HdeM(赫爾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來改裝以後,客源才終於川流不息。

 

有「HANDS」進駐的「MARRONNIER GATE  1」樓上有不少餐廳。其中一間令我很有印象的,是吃印度菜的「ACCHA」。東京標榜印度咖哩的店,多半是尼泊爾人開的,ACCHA算是真正的印度咖哩餐廳,當然烤餅也是很印度的。週末中午到訪的客人,目測有八成都是印度人。我沒去過印度,不確定是否真的道地,但看到這麼多住在東京的印度人來吃,我想味道應該是沒偏差太多的吧。

 

另有一間是來自泰國曼谷的JIM THOMPSON餐廳,在曼谷小有名氣。我原本很期待,跟從前在早稻田大學留學時認識的朋友難得聚餐時,特別預定了這間餐廳。銀座店中午是定額制的吃到飽自助餐,聽起來好划算,但一吃,我皺眉了。於是明白,原來有些餐廳的存在,目的是讓你加速計畫下一趟旅行,飛去那裡吃一餐真正的美味。


▲走過冷清歲月,如今熱鬧繁華的MARRONNIER GATE(攝影|張維中)

收藏
訂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