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書店地圖
衡山和集歇業後,上海文青們該何去何從?愛逛實體書店的人在上海仍有許多選擇:蔦屋書店、號稱「最美書店」的鐘書閣、廣州來的方所書店、復旦舊書店、梯書店、香蕉魚……。
上海書店的起落
來滬五年,眼看了書店起,見證了書店落。
我生活的徐家匯商圈,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8月,吹了整個夏天熄燈號。1993年上海第一家「太平洋百貨」徐家匯店開幕,先後開了淮海路店跟站前店,過去幾年紛紛結束營業,唯有徐家匯店撐滿30年。幾步之遙的衡山路老洋房園區,一座3層樓高的獨立書店「衡山和集」也在8月31日畢業了。書店的最後一天,營業到半夜兩點,來打卡拍照速寫的文青們越夜越嗨。
▲衡山和集半年前後,正常營業VS.最後一天的門口(攝影│古北六月子)
我跟衡山和集書店「情淺緣淺」,雖然它在我的「大眾點評」收藏夾躺了好久,卻是一年前搬來徐家匯才第一次散步經過。書店佔據了翻新老洋房的一至三樓,極為狹長的複式格局,還要分出三分之一做咖啡廳跟展演空間,老實說逛起來體驗不佳。特別是在上海的夏天,由於簡體書往往塑封,逛書店時聞到的不是書香或咖啡香,而是奇形怪狀文青們的潦草體香跟時髦潮味。
此店令人驚喜的是台版書跟外語雜誌種類繁多,然而卻有不少雜誌封面貼上了「此本有撤頁」的貼紙,背後原因可想而知。時事評論類的TIME、Monocle可以理解,但是連澳洲生活方式招牌frankie雜誌也受影響,令我好奇得不行,可惜一本定價AUD$12(約新台幣250)人民幣要賣到快三倍價格,即使是瀕臨倒閉的書店,我也下不了手。
▲衡山和集的雜誌牆(攝影│古北六月子)
上海最美書店──衡山和集
幾次經過衡山和集的主題展:宣傳伍迪艾倫自傳《毫無意義》背景是滿牆的電影宣傳海報、女性主義跟女作家書展......總是興趣缺缺,躊躇再久,也沒有消費幾十塊錢,支持獨立書店的動力。
自我反省了一下,原因不外乎是(a) 網上購書實在太過便利又便宜,有時甚至是實體書店的三分之一;(b) 對在誠品長大的小孩來說,這些主題展實在有些老調重彈;(c) 這家店座落在徐家匯中心的華麗交叉口,加上附近充滿打卡網紅跟本地白富美高富帥,對我來說始終介於「好獨立」跟「好有錢」之間的尷尬定位。
現在回想起來,前面兩點是我自己的問題,最後一點卻是我錯怪它了。獨立書店難道不能有光鮮的門面嗎?更何況此店去年8月就計劃歇業,傳說是政府出手協調,才續了一年的命。
▲衡山和集的主題書展(攝影│古北六月子)
逛了近一個小時,我終究是沒有出手買單,畢竟歇業已成事實。連三折區都提不起購買欲,因為充斥著過時的台版書籍:各種紅極一時的減肥/瑜伽/食療法、紅酒/麵包/義大利麵食譜、東京大阪沖繩首爾釜山旅遊攻略(還是2017-2018最新版),像極了小時候台北每條巷子口都有的書局,只是跟MUJI一樣,定價幾乎直接換成人民幣來賣。我不禁感嘆,工具書本該是最趕流行、為書店掙流水的商品,然而台版工具書,在異地成了最貴還滯銷的SKU。
▲接受自媒體採訪的書店老闆跟打折的台版書(攝影│古北六月子)
上海文青何去何從?
衡山和集歇業後,上海文青們該何去何從?我想大部分的人可能跟我相似,趁電商促銷時屯完半年份的閱讀物,或者早已轉向電子書。愛逛實體書店的人在上海仍有許多選擇:兩家日本來的蔦屋書店、六家源自上海號稱「最美書店」的鐘書閣、一家廣州來的方所書店──雖然在我看來,她們都跟不近不遠的蘇州誠品是前世今生的混血姐妹。
年輕人可以去復旦大學五角場的「大學路」書店一條街,從每個大學似乎都有的本土傳奇「復旦舊書店」逛起,一條龍解決吃飯逛街的需求──雖然在我看來,大學路的文藝氣息跟師大不能比、吃喝也沒有公館夜市有煙火氣,頂多像是多了幾間書店的淡水。獨立書店中我最愛天平路「梯書店 Text & Image」跟多年來輾轉多處開分店的「香蕉魚 Banana Fish」,前者能買到獨立mook跟政治評論書籍,後者專攻外文藝術生活雜誌。
▲大學路的復旦舊書店,原先只是路邊的小攤(攝影│古北六月子)
▲天平路上的小小一家梯書店,不時在小庭院有展覽(攝影│古北六月子)
▲有個性的香蕉魚書店,歷經多次搬遷終於落腳古北社區(攝影│古北六月子)
初來上海時還不熟悉,跟著父母吃他們的文化老本。爸爸要去台灣建築師開的「半層書店」,正如店名一樣座落在老房子的二樓,賣繁體藝術文學書,促狹但溫馨。媽媽要去傳說中的《長樂路》打卡,書中的老社區早已拆遷,倒有兩家「三聯韜奮書店」跟連鎖的網紅「朵雲書院」。至於遊滬觀光客必去的上海中心頂樓朵雲書院旗艦店,要提前至少一天預約,進入觀光區要低消32元,雖然就在我公司幾步之遙,那是一次都沒有上去過的。
▲半層書店,名符其實有個小半層(攝影│古北六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