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2024.11
22FRI
每個人只能過自己的生活, 但是看見了其他可能性後, 他的內在從此有了不同的樣貌。 ──《請問財富.無極瑤池金母親傳財富心法》
生活家養成記

在大家歡喜過節時,我的不快樂,有被容納的空間嗎?

在某些闔家歡慶的節日來臨時,你是否隱約感到不舒服?如何陪伴自己應對這樣的情緒呢?本文分享幾個方法,讓你練習在不快樂時,成為接住自己的第一人。

蘇益賢

2023-05-10

收藏
訂閱
分享
beyond beyond

家庭會愛人,也會傷人

提到母親節,你想到什麼?有人早早就買好了車票,想利用這個節日回家,向辛苦的母親獻上祝福。終於學會握筆的幼稚園孩子,在老師的幫忙之下,偷偷準備了一張親手做的卡片,上面童趣的字寫著「母親節快樂」、「媽媽我愛你」。

 

不過,在這樣溫馨而歡樂的節日裡,如果我們稍微停下來,或許能看見十分不一樣的風景。

 

是的,在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這樣的節日。更甚者,有許多人還會因為這樣節日的到來而慌恐不安。心中想的不是要如何好好珍惜、把握這珍貴的一天;而是,到底可以做些什麼,讓這個節日能快點過去。

 

在與beyond beyond的主編小可討論這個月的專欄可以談些什麼的時候,我想起了前些陣子讀過的幾本書:《家庭會傷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機》、《為何家會傷人:讓愛不再是負擔》、《母女的世界:愛有多少,傷害就有多少;有多親近,就有多麼埋怨》、《愛媽媽,為什麼這麼難?38種暖方式,把母女關係愛回來》。之所以列舉這些書,是因為它們的作者分別來自不同國家,有美國、中國、韓國,也有來自台灣的案例。

 

掃視這些書名,讀者或許可以慢慢猜到,是啊,確實有許多人並不喜歡這樣的節日。特別是,曾在母愛中受過傷的每一個大人與小孩。成長路上,在我們以為最安全的家裡,與雙親互動時留下的傷,似乎在不同文化裡都存在著。



▲情境圖(攝影|EKATERINA  BOLOVTSOVA/Pexels)


允許自己不快樂,我們可以成為接住自己的第一個人


有一種難過

是別人都在歡慶的時候

你覺得自己格格不入

 

還有另一種落寞

是大家都在歡慶的時候

你的情緒不被理解

甚至不被歡迎

如果你也和上面描述的一樣,感覺自己在某些節日來臨之前,隱約有些不舒服的感受。我們如何陪伴自己應對這樣的情緒呢?接下來有幾個小步驟,想與大家分享。



▲情境圖(攝影|Anna Shvets/Pexels)

普同感──你並不孤單

要讓情緒被理解的其中一個關鍵是告訴自己,「擁有這樣的感受與情緒,我並不孤單」在我們所處的文化中,好事、好消息是比較被鼓勵分享的。反之,不快樂的感受與情緒,時常只能放在心中,也不被鼓勵表達。提醒自己,在看似大家都很開心的日子裡,一定也有人和我們一樣覺得落寞與不快樂,我的感受並不孤單。

 

給情緒出口──盡情地寫、沒有顧慮地寫

處理情緒時,替自己創造出口也很有幫助。你可以拿出一頁白紙,在上面盡情寫下你不快樂的原因、你真實的感受。像是與樹洞對話般,沒有顧慮地把內心的狀態「倒出來」。除了能讓情緒有機會釋放之外,我們也能對內心感受有更清楚的了解。

 

書寫完畢之後,你可以將這些想法處理掉(碎紙機是個不錯的選擇),你也可以把它們安放在安全的地方。隨著時間進展,你可能會發現在不同的年紀,面對同樣的節日,你的想法、你的感覺會因為你的成長而有所不同。

 

自我疼惜──照顧你受傷的內在小孩

一行禪師在《和好:療癒你的內在小孩》書裡提到,我們的心裡都住著一位年幼、受傷的孩子。為了長大、為了避開痛苦,我們努力去忘記過往的痛與苦,不去面對與正視這個受傷的孩子。長大後,在我們感覺不快樂的時候,或許都是這個內在小孩在與我們說話,提醒我們他的存在。

 

在你感覺情緒上來時,像是安慰一位小孩般的照顧自己。問問自己,現在感覺不舒服,是發生什麼事了?一邊放慢呼吸,讓它舒緩下來。長大後的你,右手可以是世上最療癒的存在,將它放在胸前,意識心臟的跳動、感受掌心的溫度,好像與內在小孩連線,給予他力量去面對此刻的情緒。

 


創造一個允許彼此有情緒的空間,讓過節變得更自在


如果你也和蘇蘇一樣幸運,成長在一個有愛的家庭,在這美好而特別的日子,我們還能夠多做的,就是理解每個人在面對同樣情境時(過節、還是家族聚餐⋯⋯),感受可能都不一樣。有人覺得快樂、有人感到矛盾、有人變得焦慮⋯⋯這些情緒的現身,意味著這個人過去所經歷的童年,和我們是不一樣的。

 

整個社會能否創造一個夠大的空間、足夠的時間,允許每個人用他們覺得自在的方式,去消化、去感受,甚至去哀悼他的感受?不會因為「大家都很快樂」,而粗暴地要求每個人在這種時候都得「快樂起來」。

 

如果這個不快樂的人是你重要的朋友、伴侶,我們所能給予最好的安慰,其實就是問問他們:「如果你有什麼故事想跟我說,我很樂意成為傾聽者」畢竟,任何感覺,只有在被傾聽、被了解之後,才能像是瘀血一般,有機會慢慢、自然而健康地淡去。


▲情境圖(攝影|EKATERINA  BOLOVTSOVA/Pexels)

收藏
訂閱
分享